咏史(其五)光武

金匮哀章正共哀,又将符命议灵台。

太山千古黄泉路,底事銮舆爱上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金匮中的哀歌正在与哀痛共鸣,又在讨论符命以决定神灵的旨意。
为何那承载君王的车驾,会爱上这通往千秋太山黄泉之路?

注释

金匮:古代藏书秘籍,这里指代朝廷的重要文献或决策。
哀章:哀歌或哀文,表达悲痛之情。
符命:古代认为天降吉祥的征兆,用来指导君主决策。
灵台:古人对天宫或神灵居所的称呼,也指决策或思考的地方。
太山:古代五岳之一,象征尊贵和永恒。
黄泉:阴间、地下世界的代称。
銮舆:古代皇帝乘坐的华丽车辆。
爱上来:此处可能暗指皇帝不顾一切地前往,带有某种不祥的寓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五·光武》,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光武帝决策的质疑。首句“金匮哀章正共哀”暗示了某种悲哀的情境,可能与秘策或皇室哀痛有关。次句“又将符命议灵台”进一步揭示了决策过程,符命可能指天意或神秘的预兆,而灵台则象征着决策者的智慧和神圣之地。

“太山千古黄泉路”运用泰山的意象,寓意深远,泰山为五岳之首,象征着稳固和永恒,但此处却暗示了危险或艰难的道路。最后一句“底事銮舆爱上来”,“銮舆”代指皇帝的车驾,表达疑问:为何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皇帝还要亲自涉险,前来此地?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批评了光武帝在特定情境下的决策,透露出对帝王行为的深沉反思和历史的批判态度。

收录诗词(763)

陈普(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其一)明帝

后宫任姒古今希,前殿弦歌凤已知。

孔子孟轲真薄命,不生建武永平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咏史(其二)明帝

盘木白狼纷贡毛,龟兹侍子荐蒲萄。

满朝虎拜南山寿,无一人能作旅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咏史(其二)祭遵

琤琤壶矢柳营春,十万貔貅不动尘。

世祖功臣三十六,谁为韦裤布衣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咏史.刘歆

秀国师公雄大夫,梓枝何用叹扶疏。

刘歆父子无瓜葛,何怪昌言毁仲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