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鸿

在昔有志士,隐居嵩高峰。

行义矩四海,矫若人中龙。

天子念治具,诏书访孤踪。

既来亦竟往,去就何从容!

架岩结茅堂,虚砌蘼芜封。

身虽草土,间道为世所宗。

攀磴采石华,引手接云松。

朗揖谢污渎,长啸紫烟重。

不能谐圣君,岂徒愧万钟?安得起斯人?

千载已相从。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古代志士卢鸿的形象,他选择在嵩高峰隐居,以高尚的德行和正义影响四方,犹如人中之龙。当朝廷寻求贤才治理国家时,他被天子召唤,但最终选择离去,其决定显得从容不迫。他在山岩上建造茅堂,周围环境清幽,尽管身处简陋,却因其道德品质备受世人尊崇。他登山采药,与自然融为一体,拒绝了尘世的污浊,常常在紫色烟雾中发出深沉的啸声。他虽然未能与圣明的君主共事,但仍无愧于高位厚禄。诗人范梈表达了对卢鸿这样的人格景仰,希望在千百年后能有更多像他一样的人物出现,追随他的精神。整首诗赞美了卢鸿的高洁情操和独立人格。

收录诗词(629)

范梈(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历官翰清江林院编修、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有政绩,后以疾归。其诗好为古体,风格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

  • 字:亨父
  • 籍贯:清江(今江西樟树)
  • 生卒年:pēng)(1272—1330

相关古诗词

和答杨茂才

始我南山居,与子共朝夕。

服事子尊君,德义蔼夙昔。

焉知二十载,万变如顷刻。

渔钓负平生,浩荡随所适。

进惭负官义,退愧寻幽迹。

而此山水间,时勤问消息。

夜深款岩扃,萝月在屋翼。

清言溢前闻,子学日有力。

世好将未忘,相资庶有得。

形式: 古风

春雁

嗷嗷九春雁,整列向天端。

虽念洲渚幽,已违霜雪寒。

群行旅阳土,亦为稻粱难。

唼食曾未充,知时讵能安?

衔芦领孤雏,萧萧理羽翰。

明年还当宾,勿兴中路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韩山曲

韩山白云下,遥见翠竹祠。

其祠何代人,云是宋君时。

里中有周氏,子孝母深慈。

所以乐慈母,不吝千金资。

为母筑别馆,勾带好园池。

母曰我暇日,临眺良欢怡。

夹山为寿藏,死汝葬于斯。

及死如母言,攀恨无穷期。

即馆奉母容,洒泪松柏枝。

至今空涧阿,幽鸟鸣声悲。

故老更为语,母训犹父师。

子亡孙已贵,孙复昌书诗。

紫衣腰黄金,入侍白玉墀。

间岁万里至,展省甚光仪。

流水莫自急,浮云有余思。

谁能和此曲,为继棘荆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二杏

北邻杏一株,身作龙盘拿。

直上青天中,虚空高结花。

南邻杏更好,枝干相交加。

三月二月时,匝地堆红霞。

自我来京城,寄居诸公家。

其地僻且阻,茂树绕窗纱。

亦有桃与李,盛节争豪奢。

虽富无可人,纷纷乱如麻。

晚遇此二杏,突兀超尘沙。

尝时好客来,立旆遥咨嗟。

欲去复顾恋,往往至日斜。

我昔直词馆,羸马道路赊。

晨往昏黑归,无由领其嘉。

今我已投散,终日犹枯查。

朝暮出见之,百匝虚檐牙。

而我又将去,何由报繁葩。

誓将适南郡,辟地江之涯。

种此一万树,漫漫被荒遐。

花成实给食,收拾岁盈车。

此事亦易集,但恐君疑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