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起上人院

禅堂支许同,清论道源穷。

起灭秋云尽,虚无夕霭空。

池澄山倒影,林动叶翻风。

他日焚香待,还来礼惠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禅堂中的支许和我一同,深入探讨佛法的源头。
世事如秋云起落无常,夜晚的虚空仿佛只剩下了沉寂的暮霭。
清澈的池塘映照着山的倒影,树林中风吹过,树叶翻飞。
将来有一天,我会焚香静候,再来这里向智慧的你表达敬意。

注释

禅堂:指修行或学习佛法的地方。
支许:可能是指一位僧侣的名字,也可能是对僧侣的尊称。
清论:深入而清晰的讨论。
道源:佛法的根源。
尽:完毕,结束。
虚无:空无一物,形容空寂。
夕霭:傍晚的云雾。
澄:清澈。
山倒影:山在水中的倒影。
林动:树林摇动。
叶翻风:树叶被风吹动翻飞。
他日:将来的一天。
焚香:点燃香火,表示虔诚或等待。
待:等待。
还来:再次回来。
礼惠:以礼敬重,此处指尊敬有智慧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静谧图景。开篇“禅堂支许同,清论道源穷”两句表达了对佛法真理的探讨和追求,以及对禅修环境的描摹。“起灭秋云尽,虚无夕霭空”则是用自然界的变化来比喻禅定的境界,无始无终,只留给人以虚空的感受。接着“池澄山倒影,林动叶翻风”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寺院中的景色:清澈的池水映照着山峰,而林间的叶子随风摇曳。

最后两句“他日焚香待,还来礼惠聪”表达了一种期待,期待着某个特定的日子,那时将焚烧香料以示等待,同时也表达了对惠聪上人的尊敬之情。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寺院的宁静与美丽,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佛法修持的向往和期待,以及对师长的崇敬。

收录诗词(196)

武元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字:伯苍
  •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 生卒年:758―815

相关古诗词

酬元十二

偶寻乌府客,同醉习家池。

积雪初迷径,孤云遂失期。

风前劳引领,月下重相思。

何必因尊酒,幽心两自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酬太常从兄留别

乡路日兹始,征轩行复留。

张骞随汉节,王浚守刀州。

泽国烟花度,铜梁雾雨愁。

别离无可奈,万恨锦江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酬严司空荆南见寄

金貂再领三公府,玉帐连封万户侯。

帘捲青山巫峡晓,烟开碧树渚宫秋。

刘琨坐啸风清塞,谢朓题诗月满楼。

白雪调高歌不得,美人南国翠蛾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酬陆三与邹十八侍御

城分流水郭连山,拂露开怀一解颜。

令尹关中仙史会,河阳县里玉人闲。

共怜秋隼惊飞至,久想云鸿待侣还。

莫恨殷勤留此地,东崖桂树昔同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