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僻爱江山俯坐隅,人间不是便为图。
尊前为问神仙伴,肯向三清慰荐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嘏所作,名为《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其九)》。从这短小的四句诗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隐逸情怀和超脱尘世的理想。
"僻爱江山俯坐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在一个偏远的地方,静静地坐在那里,享受着山水带来的宁静与美好。这里的“僻”字用得非常好,它不仅指物理上的偏远,更有精神上的超脱。
"人间不是便为图",则是在表达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淡然态度。他并不在乎世俗的功名和利益,而是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和生活自在的状态。这句诗也让我们联想到古代许多士人的隐逸理想,他们往往选择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净土。
"尊前为问神仙伴",这里的“尊前”指的是对长辈或尊贵者的询问。诗人在问及那些已达成仙境、超脱凡尘的人们的情况。这句话充满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好奇,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逃避。
"肯向三清慰荐无",“三清”通常指的是道教中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个境界。在这里,诗人表达了愿意推荐或推崇那些能够达到这些高尚境界的人。这句话体现出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享受、对世俗功利的超脱以及对精神境界的向往。它不仅是诗人的个人情感表达,也是对古代士人隐逸心态的一种映照。
不详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膺门不避额逢珠,绝境由来卷轴须。
早忝阿戎诗友契,趋庭曾荐祢生无。
南溪抱瓮客,失意自怀羞。
晚路谁携手,残春自白头。
无地无媒只一身,归来空拂满床尘。
尊前尽日谁相对,唯有南山似故人。
玄发侵愁忽似翁,暖尘寒袖共东风。
公卿门户不知处,立马九衢春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