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玄发侵愁忽似翁,暖尘寒袖共东风。
公卿门户不知处,立马九衢春影中。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归乡情怀的五言绝句,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白发、寒袖和春风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忧愁与对家园的思念。"玄发侵愁忽似翁"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感,诗人的白发如同老翁一般,侵蚀着他的内心,使得他满怀忧愁。
"暖尘寒袖共东风"此句则是对春日里的温暖与寒冷并存的生动描绘。诗人在春天里依然感觉到寒意,可能是因为心中思念家乡而难以平静,也可能是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寂寞。
"公卿门户不知处"一句,通过对古时官员住宅的提及,表现出诗人对于自己归属感的迷茫。这里的“公卿”指的是高级官员,而“门户”则是指官员的府邸,表面上看似豪华,但诗人却感到方向的迷失和归宿的无从。
"立马九衢春影中"最后一句,则是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骑着马在繁忙的街道(九衢)上行走时所感受到的那份春意。这里的“立马”显示了急迫和匆忙,而“春影”则是对春天气氛的一种美好抒写,尽管如此,但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浮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日常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归属感的深切追求。
不详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知有岩前万树桃,未逢摇落思空劳。
年年盛发无人见,三十六溪春水高。
竹西池上有花开,日日幽吟看又回。
心忆郡中萧记室,何时暂别醉乡来。
红映高台绿绕城,城边春草傍墙生。
隋家不向此中尽,汴水应无东去声。
君恩已尽欲何归,犹有残香在舞衣。
自恨身轻不如燕,春来长绕御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