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阮公咏怀(其二十四)

嘉谷败荼蓼,良巢毁茅鸱。

路傍张四罗,戢羽落卑枝。

卑枝亦已足,尚须保其危。

捷捷少年子,挟弹来追随。

俯仰偕俦侣,言笑盛容仪。

当面施柔谦,中心怀崄巇。

诗人亦有言,正直神所依。

祸福有固然,反侧焉能稀。

嗟尔众多士,兹理不可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道德困境。开篇以“嘉谷败荼蓼,良巢毁茅鸱”两句起兴,形象地比喻了优秀人才被恶劣环境所侵蚀,美好事物遭受破坏的景象。接着,“路傍张四罗,戢羽落卑枝”描绘了阴谋与陷阱的存在,暗示着社会中的不公与险恶。

“卑枝亦已足,尚须保其危”则表达了即使在看似安全的地方也需保持警惕,寓意在任何环境下都应保持警觉和谨慎。接下来,“捷捷少年子,挟弹来追随”描绘了一群年轻人的行动,他们或许代表着社会的新力量,但同时也可能带来破坏与不安。

“俯仰偕俦侣,言笑盛容仪”描述了这群年轻人的言行举止,表面上光鲜亮丽,但实际上内心可能暗藏险恶。这反映了社会中表面与实质之间的矛盾,以及人们在面对诱惑时可能丧失原则的一面。

“当面施柔谦,中心怀崄巇”进一步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即在人前表现得温和谦逊,内心却可能充满算计和诡计。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批评,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

“诗人亦有言,正直神所依”引用诗句强调了正直的重要性,认为正直是神灵所倚重的品质。这不仅是对个体道德的呼吁,也是对社会整体价值观的期待。

“祸福有固然,反侧焉能稀”指出祸福的产生有其必然性,难以轻易改变,暗示了命运的不可逆转性和生活的不确定性。

最后,“嗟尔众多士,兹理不可违”是对所有人的告诫,强调遵循正确道理的重要性,不可违背。这不仅是对诗中人物的警示,也是对读者的道德指引。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社会中的道德困境、人性的复杂性以及正直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道德启示。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效阮公咏怀(其二十五)

昔余少年日,浮湛声色场。

追逐公孙子,驰骛狭邪旁。

一醉累旬朔,一出历四疆。

欢乐未及竟,憔悴使心伤。

晚读列仙传,始学却老方。

万事不足竞,二物焉难当。

十年烧丹液,效状亦茫茫。

更希游玄漠,得失两俱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效阮公咏怀(其二十七)

凉风起中林,槁叶落如扫。

徘徊此何时,岁暮一何早。

吾生随物化,安得不枯槁。

惆怅终日夕,延颈望云岛。

荣名非所慕,神明可长保。

手把三皇文,五岳访芝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效阮公咏怀(其二十八)

朝游东海上,亲见安期生。

袖携麻姑书,揖予上天行。

忽忽从之去,一举陵太清。

白榆何历历,桂树亦青青。

朱爵七十二,鼓翼相和鸣。

玉女顾我笑,执手戏紫庭。

万岁同娱乐,天地长齐并。

形式: 古风

效阮公咏怀(其二十九)

朝逢远游子,车马一何闲。

问君安所之,道路方独难。

人情恶特立,世态好缠绵。

一身欲谁从,多门易生怨。

行行保子驱,岁暮当来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