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南世节行为黔国公赋

黔公坐镇封内清,黔公卧治封外平。

碧鸡金马作门戟,复有滇池供洗兵。

黄牛平把宝刀换,春山来劝诸夷耕。

诸夷爱戴非一日,子孙孙子知生成。

雕题花脚最难服,今日推公无孔明。

忆昔先公遇高帝,鼾睡龙怀天不惊。

印如金斗酬百伐,带誓黄河申载盟。

桓桓祖武看公绳,天南别隐一长城。

金汤虽固尚在法,恩信相孚何待征。

古称仆射如弟兄,军中笑歌髀肉生。

国公自进玛瑙觥,醉后还赓出塞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镇南世节行为黔国公赋》描绘了黔国公的威望和德政。首联赞美黔公在国内治理清明,在边疆则带来和平,显示出其卓越的领导才能。接着,诗人通过碧鸡金马和滇池的意象,象征着黔公的军事力量与仁政,以及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能力。

“黄牛平把宝刀换”暗示黔公以和为贵,用和平手段换取安宁;“春山来劝诸夷耕”则描绘了他鼓励夷人从事农耕,实现社会和谐。黔公深得夷人爱戴,子孙后代受益匪浅,被誉为没有诸葛亮那样的智慧,但同样能安定一方。

诗中提到黔公的祖先曾受高帝赏识,家族荣耀深厚。黔公本人如同桓桓祖武的延续,是南方的守护者,他的治理如同长城般坚固而有法度。黔公的恩惠和信义深入人心,无需进一步征伐就能赢得信任。

诗人以“古称仆射如弟兄”的比喻,形容黔公与将士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军中笑歌髀肉生”的场景,展现了军营中的欢乐气氛。最后,国公亲自举杯,醉后即兴赋诗,显示出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文才。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黔国公的文治武功,以及他以德服人的领导风格,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忠良官员的敬仰和颂扬。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费元诗

义事久不见,将谓民风漓。

有此费元者,秦人何可欺。

嗟嗟逆旅邻,平昔昧所知。

瘐死怜顷暂,给饘活其饥。

傍窥妄讥议,将利室中姿。

邻后愿奴报,夫妇自同来。

元曰非奴利,苟利非我为。

掉头略不顾,天地知吾私。

至此嫌猜尽,君子未尝移。

所薄既云厚,厚者宜过之。

兄氏没永平,讣达肝肠摧。

哀痛出天性,殒绝岂自期。

或谓不可训,若挞阋墙儿。

斯人今已矣,其骨当为芝。

其魄当为云,祥瑞昭明时。

况是有贤嗣,天报信不差。

尚有千载后,名从青竹垂。

形式: 古风

二姬

色香寒晚总非宜,岂是蟠桃结子时。

种树园林春寂寂,惜花窗户雨丝丝。

鬓云截誓生同落,心石存恩死不移。

两结青青百年信,九京当与主人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荆花春意为彭昉寅之赋

我写彭家荆,不写田家树。

彭家兄弟无异言,不似田家初有异。

兄弟原从一气生,荆亦同根复同祗。

花不乱,开则聚。枝不乱,大小附。叶不乱,上下蔽。

风吹枝叶动,月出形影具。

有兄弟应求之义,次第之序。

人谓彭家有此兄弟和,我谓非此而能致。

老夫见其祖子孙,和顺孝友迨三世。

无乃气体之孚以和召和曾不戾。

彭家此树未必有,我今写此尚与存劝励。

尝见他家真有荆,树下阋墙兼紾臂。

饶他漫有好荆树,不如好兄弟。

有好兄弟荆亦贵,无好兄弟贱与凡木类。

我写不写树,写其兄弟心之懿。

兄弟和在心,音声容色愉而憙。

不和名不祥、家不利。

我虽为君写万树,不若自裁一树方寸地。

形式: 古风

觉老

脘膈生痰谢酒觞,菜羹麦饭且家常。

山追旧眺今成懒,事喜新闻背已忘。

春水试竿渔槛净,午风丸药鸟窗凉。

秖须如此成消遣,种种尘缘与老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