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泾寺

冀马日驰突,无地制奔放。

来争天东南,束手莫与抗。

我航指四百,去之迷所向。

十里望云屋,远意属昆阆。

尺五跬步天,丈六欢喜相。

更参船子师,稽首问无恙。

平生客江湖,半世狎烟浪。

渔监选常登,钓尹职不旷。

此手误遮日,久矣翳尘妄。

愿师赐金篦,试与开眼障。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翻译

冀北的马儿疾驰奔突,无人能束缚它的狂放。
它们向东南方挑战天威,无人能抵挡它们的力量。
我驾船航行,目标模糊,不知所向。
在十里的行程中,我遥望云雾缭绕的房屋,心向远方的昆阆仙境。
仿佛咫尺之间就是天庭,丈六之高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我参拜船子和尚,低头致礼询问平安。
我一生漂泊江湖,大半生与风浪为伴。
作为渔监,我常常登上岗位,钓鱼官职从未荒废。
这双手曾误挡阳光,长久以来被尘埃蒙蔽。
希望师傅您赐予我智慧,帮我打开眼前的障碍。

注释

冀马:冀北的马。
束手:无法控制。
稽首:古代跪拜礼。
江湖:泛指四方,或指江湖生活。
渔监:古代官职,管理渔业。
金篦:古时眼科手术工具,比喻智慧或帮助。
眼障:比喻心中的困惑或障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江湖上的生活情景。诗中"冀马日驰突,无地制奔放"两句,通过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行者的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的情怀。紧接着的"来争天东南,束手莫与抗"则透露出一种不愿屈服于世俗纷争的心态。

诗人提及"我航指四百,去之迷所向",表明了对远方的向往和探索,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迷茫。接下来的"十里望云屋,远意属昆阆"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寄托的情景。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写道:"尺五跬步天,丈六欢喜相",通过对宇宙和人间尺度的对比,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生命美好的感悟。随后的"更参船子师,稽首问无恙"则是行者向生活导师询问并表示敬意。

诗中"平生客江湖,半世狎烟浪"两句,揭示了作者长期漂泊在外的生活状态和对江湖生活的深厚情感。紧接着的是"渔监选常登,钓尹职不旷",描述了行者可能是以捕鱼为业,且这一职业并非偶尔为之,而是经常从事。

最后几句"此手误遮日,久矣翳尘妄。愿师赐金篦,试与开眼障"则表达了一种对内心光明的渴望和对导师恩惠的期待,希望能够洗净尘埃,洞察真理。

整首诗通过行者在江湖上的生活写实,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次子仁赠永翁韵

脱我头上巾,星星复种种。

聊欲对可人,洗此尘事冗。

归受一大钱,知渠笑刘宠。

且当浇渴心,长江岌翻动。

办君诸方脚,拟寻小有洞。

黄帽与青鞋,甘作五湖梦。

鸿飞强冥冥,姑以白眼送。

儿辈无足论,急流未为勇。

形式: 古风

次子苍寄余清老韵

从来三仕及三已,总落道人坐定里。

滑稽社中黄发将,讵与阿朔论辈行。

平生芋魁曾未错,粱肉宁殊腐肠药。

百年兀兀且饱睡,梦事有无浑不记。

久甘袖手菩提坊,饿死肯踏狙公乡。

山林谁云迹如扫,天乞江湖娱此老。

癯然且吃诸方饭,汝自矻矻侬晏晏。

坐听木鱼人笑痴,政复朵颐成屡莞。

要随烟雾入穷溟,或置一床如净名。

生憎阿秦六国印,蒲团禅板犹关情。

眼边虽言有黄卷,绝知口不谈书传。

旧拈槌拂吾已许,唤取渠来姑语语。

相望几时怀抱恶,白玉为丹堪咀嚼。

且试车声铜鼎汤,瀹茗径可撩枯肠。

此言何可束高阁,自谓过之一丘壑。

形式: 古风

赠希先

太兄远从方广来,紧打脚绷帩草鞋。

堂头老人未相见,道眼心知如觌面。

山间五百大弟子,仆射鲁公办能事。

且烧汤鼎试中?,凭仗阿先归举似。

丛林梁栋权与洪,戏为韵语亦复工。

曾参陶谢得一滴,漆盂蔬笋要洗涤。

白发佳缞只要閒,梦想连床六尺单。

岂徒衲帔痿羸坐,共守团炉黄独火。

形式: 古风

次天启赠净名吴道人韵

君名讵要书黄纸,儿曹安能相汝尔。

平生胸中著丘壑,何曾辄作数日恶。

看渠老死争名场,肩摩毂击非侬乡。

从来俗子贪著帽,露顶心知寡同好。

可不与饭惟有卿,白眼未分遭题评。

苏郎六印蚕作茧,剧饮浊醪适吾愿。

此事未容人遽知,百丑千拙人笑之。

胜处岂徒论得髓,觌面端如传器水。

典刑真有阿度风,世上眼目无王龚。

沧波老树我亦爱,闻说津头有船卖。

斯人要是江左人,径入坐床宁肯嗔。

星星种种旋非故,禅板蒲团只如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