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磨字韵谢后村以余评新稿见寄

持荷苦口辞宫锦,伐木多情忆钓蓑。

童子无言堪问答,武公虽圣更嗟磨。

禅宗尚别偏中正,圣处犹分清任和。

吟苦正求人订正,柴门何幸许相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再和磨字韵谢后村以余评新稿见寄》。诗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自然的深刻思考。

首联“持荷苦口辞宫锦,伐木多情忆钓蓑”,以“持荷”与“伐木”为喻,表达了诗人面对复杂世事时的无奈与深情。荷叶象征着高洁与清雅,而辞别宫锦则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决绝;伐木与回忆钓蓑,则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怀念。这两句通过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颔联“童子无言堪问答,武公虽圣更嗟磨”,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矛盾感。童子的沉默与问答,象征着纯真与无知,而武公作为圣贤,却仍需经历人生的磨砺与考验。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不可避免的挑战与成长的感慨。

颈联“禅宗尚别偏中正,圣处犹分清任和”,将话题转向宗教与道德层面。禅宗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追求内心的平和与中正;而圣人的境界,虽然高尚,但仍然需要区分不同的责任与义务。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修养与社会责任的思考,以及对平衡与和谐的追求。

尾联“吟苦正求人订正,柴门何幸许相过”,表达了诗人对于批评与交流的渴望,以及对于来访者的感激之情。在创作与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寻求他人的意见与帮助是极为重要的。同时,柴门象征着简朴的生活与谦逊的态度,诗人以此自谦,并欢迎他人来访,体现了其开放与包容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以及自我修养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至日再和磨字韵一首

长边久息追风骑,散地閒披钓月蓑。

锁谏忠劳多叔达,铜光谐谑绝新磨。

笙镛尚閟须终岁,圭币将陈待始和。

老太平时逢此日,负暄檐下看云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冬晓

云树晓层层,初霞照屋棱。

冰池纹以镂,霜瓦气如蒸。

冻想歌樵客,閒思煨芋僧。

痴翁吟太早,窗尚有残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即事

寒林叶尽见巢乌,独坐閒吟自引须。

万劫总如萍聚散,一身几见树荣枯。

昨日明日算不尽,先天后天易本无。

事有难言长隐几,何人曾识我非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与友人论文偶作

坡翁好语嗟难读,介甫新经苦尚同。

举世笑时韩自喜,无人爱处陆云工。

能奇却怕翻空病,得妙还须苦学功。

旦暮烟霞千百态,伊谁巧似老天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