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家畜狸花二猫一日狸者获鼠未食而花者私窃之以去家人不知以为鼠自花获也因感而作二猫诗

狸猫得鼠活未食,戏局之地或前后。

猫欺鼠困纵不逐,岂防厥类怠其守。

花猫狡计伺狸怠,帖耳偷衔背之走。

家人莫究狸所得,只见花衔鼠在口。

予因窃觇见本末,却笑家人反能否。

主人养猫不知用,谬薄狸能服花厚。

花虽利鼠乃欺主,窃狸之功亦花丑。

人间颠倒常大此,利害于猫复何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狸猫捕到老鼠还没吃,游戏场中或前后移动。
猫虽欺负老鼠无追击,哪料同类也会松懈防守。
花猫耍诈趁狸猫懈怠,贴着耳朵偷偷叼走猎物。
家人只看到花猫嘴里的老鼠,没追究狸猫的功劳。
我暗中观察了全过程,反而嘲笑家人判断错误。
主人养猫不知其用处,错看狸猫能制伏花猫。
花猫虽能捕鼠,实则欺骗主人,狸猫的功绩却被掩盖。
人间常有这种颠倒,对猫的利害又有何区别呢?

注释

狸猫:指代捕鼠的猫。
戏局:比喻捕鼠的场景。
厥类:同类。
怠:懈怠。
狡计:诡计。
偷衔:偷偷叼走。
究:追究。
花衔:花猫嘴里。
窃觇:暗中窥探。
本末:事情的始末。
谬薄:误解轻视。
服花厚:制服花猫的能力。
利鼠:捕鼠有利。
欺主:欺骗主人。
颠倒:混淆。
何有:有何区别。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强至的诗《二猫诗》描绘了一个日常场景,但寓言般地揭示了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微妙和人性的讽刺。诗中,狸猫捕获了老鼠却没有立即享用,而花猫乘机偷走了这个猎物。家人并未察觉实情,误以为是花猫的功劳,反映出主人对两只猫的偏见和认知上的错误。

诗人通过这个故事,批评了主人对花猫的过度宠爱和对狸猫的低估,指出花猫看似能干,实则利用了狸猫的辛劳,而狸猫虽然被误解,却仍然坚守职责。诗中“花虽利鼠乃欺主,窃狸之功亦花丑”一句,点明了真正的价值并非表面的功绩,而是内在的品质和忠诚。

最后,诗人感叹这种颠倒的现象在人间司空见惯,暗示了社会上可能存在的类似问题,即对表象的盲目信任和对实质的忽视。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公立煎茶之绝品以待诸友退皆作诗因附众篇之末

造化于草木,所与有薄厚。

茶生天地间,建溪独为首。

南土众富儿,一饼千金售。

公立须南官,好居众富右。

俸钱未到门,已入园夫手。

买藏惟恐迟,秘之逾琼玖。

前日发箱箧,出以奉宾友。

苍玉碾底碎,浮云碗面走。

一饮睡魔窜,空肠作雷吼。

茶品众所知,茶德予能剖。

烹须清泠泉,性若不容垢。

味回始有甘,苦言验终久。

吁茶特不幸,而出三代后。

不及馀草木,尽挂诗人口。

禹贡籍九州,琐细登橘柚。

古若有此茶,商纣不酣酒。

形式: 古风

壬子岁旱

熙宁岁壬子,春旱初可怪。

不雨讫夏尾,天地一炉鞴。

赤日裂厚土,黄埃没经界。

农夫望云霓,脰折意未懈。

侍中守北门,抚俗先罢瘵。

闵雨忧更深,遍祷剧斋戒。

老宫与佛庙,三日一往拜。

冠者厌于咒,褐者劳于呗。

雨应绝不闻,烦郁何由快。

凭谁诉天公,请执乖龙械。

形式: 古风

文相生辰祝寿

盈数号良月,应钟飞律灰。

当年凝间气,此际毓元台。

出契千龄运,居为百辟魁。

智多全德水,位峻冠朝槐。

经世雄门盛,熙邦钜业开。

赉商名掩傅,平蔡略轻裴。

肃物严秋去,充闾庆旦来。

最谁兴善颂,蒙顾实微才。

圭衮荣长享,松筠岁不摧。

相阶常焕耀,岩石镇崔嵬。

适限縻官句,无缘荐寿杯。

应天五福外,更愿事康哉。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王尚书生辰

肃时天气凝良月,近晦星精降庆闾。

弱冠文章惊殿幄,青春富贵绝朝裾。

安危倚注心逾壮,中外翱翔发未疏。

禁职荣兼三学士,选朝尊冠六尚书。

别都宫阙留鱼钥,全魏关河入隼旟。

辅相合逢先帝久,君王今用旧臣初。

日边紫诏来朝暮,天下苍生待惨舒。

身与太平功业老,康强卫武百年馀。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