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登黄鹤楼》,是明代诗人薛纲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登临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
首句“凭栏瞰碧流”,诗人站在黄鹤楼上,俯瞰着清澈的江水,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开阔的视野。接着,“拍手招黄鹤”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仿佛诗人与黄鹤之间有着某种默契,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黄鹤去不来,白云满城郭。”黄鹤似乎已经飞走,不再归来,而天空中飘荡的白云则覆盖了整个城市,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怅望鹦鹉洲,狂生不可作。”诗人遥望鹦鹉洲,心中充满了对过去豪放不羁之人的怀念,感叹自己无法成为那样的人物。这里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有对自己现状的自省。
“曹瞒尚忌才,黄祖奚堪托。”诗人借古喻今,提到曹操和黄祖的故事,表达了对人才被压抑、无法施展抱负的感慨。曹操忌才,黄祖不堪重托,都是历史上令人唏嘘的例子。
“文高竟杀身,身后名寂寞。”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才华横溢,最终也可能因各种原因遭遇不幸,死后留下的只是寂寞的名声。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世态炎凉的一种深刻洞察。
最后,“祗遗旧江山,千载恒如昨。”尽管时间流逝,江山依旧,但人事已非,历史的痕迹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淡去。这句话既是对自然永恒的赞美,也是对人类短暂存在的一种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黄鹤楼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自然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