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前宜春理徐茂吴

西湖徐君美如此,眇眇东来渡江水。

微飙木叶江波生,皓露芙蓉秋色死。

秋色连山客早悲,倍忆离鸿江月时。

旧郡钤阳醉烟柳,动道宜春春不宜。

豫章城西江水满,片雨疏花石兰馆。

献赋谁知锦组文,题书直道珠盈碗。

一别苍洲间白云,金台暑路忽逢君。

祗合飞冤填北海,那堪解愠出南薰。

芳皋幂辞青敔,及子风流度江左。

孤亭水树别留人,别道烟霞须着我。

我边知我若逢君,卿处相卿自有人。

无事南湖催送桨,扁舟小妇好随身。

莫嫌小妇恒随从,茗碗香垆朝夕供。

风雨离骚秋暮行,荃兰墨妙连舟重。

去去西湖箫鼓陈,香丝艳粉逐年新。

不惜风流频取醉,君来看见六朝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汤显祖所作的《送前宜春理徐茂吴》,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深情赠别,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以西湖的秋色为背景,通过“微飙木叶”、“皓露芙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惋惜和对往昔欢聚的怀念。

“秋色连山客早悲,倍忆离鸿江月时”一句,寓言了秋天的离别之感,暗示了友人即将远行的寂寥。接着,诗人回忆起在宜春的美好时光,感叹“旧郡钤阳醉烟柳,动道宜春春不宜”,表达了对宜春春天的喜爱,同时也暗含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豫章城西江水满,片雨疏花石兰馆”描绘了豫章城的景色,暗示友人将要前往的地方,而“献赋谁知锦组文,题书直道珠盈碗”则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希望他能继续展现出自己的文采。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即使分别,也能在想象中相伴,“孤亭水树别留人,别道烟霞须着我”。结尾处,诗人以轻松的口吻邀请友人常来西湖游玩,共享美好时光,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是对西湖美景的描绘,也是对友情的深情寄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54)

汤显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若士、。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字:义仍
  • 号:海若
  • 籍贯:清远道
  • 生卒年:1550—1616

相关古诗词

夜听邓孺孝说山水

终日他乡作游子,到处不曾离屋底。

邓生尔时何许来,罢酒弹灯说山水。

君家最近三茅君,我家贯看垆峰云。

山水眼前人不住,遥山远水复何云。

形式: 古风

听说迎春歌

帝里迎春春最近,年少寻春春有分。

可怜无分看春人,忽听春来闲借问。

始知帘户即惊春,夹道妆楼相映新。

楼前子弟多春目,楼上春人最着人。

形式: 古风

送俞采并示姑熟子弟

游子常年风性高,生龙地主垂干旄。

绛帐后堂延弟子,春装别墅拥贤豪。

何处山川不留饮,何处风光能荐寝。

花落时粘缥绿笺,杯翻只污蒲桃锦。

尔时闾井多欢娱,尔家弟兄犹读书。

长星出天十年内,经过旧地百不如。

江上更番起戎队,河南学馆今芜废。

地主才高落网罗,门生产尽归阛阓。

君家少父识人稀,白鹿腾空人事非。

频年落第常留醉,几夜浮桥独送归。

此情此日堪怜处,故人上官得陵署。

从今见忆直须来,几日相过那便去。

春酒春灯花月深,离愁今夕动春心。

亲知报李非无玉,直笑栽桃未有阴。

形式: 古风

送臧晋叔谪归湖上时唐仁卿以谈道贬同日出关

君门如水亦如市,直为风烟能满纸。

长卿曾误宋东邻,晋叔讵怜周小史。

自古飞簪说俊游,一官难道减风流。

深灯夜雨宜残局,浅草春风恣蹴球。

杨柳花飞还顾渚,箬酒苕鱼须判汝。

兴剧书成舞笑人,狂来画出挑心女。

仍闻宾从日纷纭,会自离披一送君。

却笑唐生同日贬,一时臧谷竟何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