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范蠡五湖图(其一)

色美示来鉴,功成思去谋。

桂棹与兰桨,羔袖而狐裘。

夏姬宜去楚,妲己肯归周。

恤纬寸心在,铸金千古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美貌展示以待鉴赏,成就既成便思退隐。
桂木做的船桨和兰草装饰的衣袖,身穿狐皮大衣。
夏姬应远离楚国,妲己怎肯回归周朝。
忧虑天下如同织女,内心充满救世之情,千年铸就黄金像以表决心。

注释

色美: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鉴:鉴赏,观察。
功成:事情成功。
去谋:退隐的打算。
桂棹:桂木制成的船桨,象征高雅。
兰桨:兰草装饰的船桨,增添文雅气息。
羔袖:羊羔皮装饰的衣袖,贵重且华丽。
狐裘:狐皮大衣,奢华的服饰。
夏姬:历史上的美女,这里可能暗示不祥之物。
楚:楚国,古代诸侯国。
妲己:商朝末代王后,以淫乱著称。
周:周朝,妲己所在的时代。
恤纬:忧虑天下的纺织女工,比喻忧国忧民。
寸心:内心深处。
铸金:铸造金属像,象征纪念或祈愿。
千古求:千百年来寻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题范蠡五湖图(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个人功业成就后的情感流露。

"色美示来鉴":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面对美丽景色的欣赏之情,"示来鉴"暗示着一种静观与自我审视的状态。"功成思去谋":功业成就后,心中开始思考离开和新的筹划,这不仅是对个人事业的反思,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成熟与远见。

"桂棹与兰桨":桂棹指的是用桂树制成的船桨,而兰桨则是以兰草装饰的船桨。这里的桂和兰都是高贵香美之物的象征,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羔袖而狐裘":羔羊皮袖子与狐皮大衣同样是古代豪华生活的象征。这两句连用,描绘了一种美好且富裕的生活场景。

"夏姬宜去楚":这里的“夏姬”可能指的是古代夏朝的一位女性贵族,而“宜去楚”则是说她应该离开楚国。这个意象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逃离世俗纷争,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妲己肯归周":妲己是商朝末年的著名美女,常被用来比喻祸国的女子,但这里“肯归周”却表达了一种回归、归属的情感。

"恤纬寸心在":这句话中,“恤纬”指的是对过去恩情的怀念,而“寸心”则是对内心真实感情的强调。整句表明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不舍。

"铸金千古求":这里的“铸金”可能指的是用黄金制成的艺术品或纪念物,而“千古求”则表示对永恒价值的追求。这句话传达了诗人对于创作不朽之作,留给后世永久怀念的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位功成名就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一种个人情感与精神追求的表达。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题范蠡五湖图(其二)

美妇天下有,忠臣古来稀。

去国不洁名,避世良知几。

宁侣我舟楫,毋著君宫闱。

平生万事足,偕老五湖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题推篷梅轴(其一)

玉奴梳洗罢,半面露新妆。

江岸数枝影,篷窗一罅香。

横披含晓色,卧对压春芳。

庾岭几多力,剡溪方寸长。

萧然临水月,即之贯冰霜。

老出墨池手,清入诗人肠。

孤梢亚篱落,全树嗤玉堂。

故旧解后见,隽永约略尝。

熏羞篆鼎供,醉梦纸帐傍。

赖君润色工,著我怀袖藏。

太繁厌易启,所取廉毋伤。

谁为语逋逊,持此同相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推篷梅轴(其二)

片玉漏春色,恍逢江路傍。

中山费巧思,寿阳矜轻妆。

精神盈一握,标格压众芳。

彷佛水边影,有无风前香。

卷舒适人意,推敲挠予肠。

形状仆草玄,谱系根花光。

勿谓数枝隘,中寓千丈强。

晏不满几尺,焉用张堂堂。

桃李空满园,愧死安敢当。

太羹少为贵,鼎鼐滋味长。

只愁楮君弱,蠹鱼食春阳。

慎勿示肉眼,收付奚奴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衡山县驿

平生足始涉南方,邸舍稀疏驿路长。

尚隔三州才岭峤,更行几日是潇湘。

家人转苦禁秋热,舆从常催趁晓凉。

识破浮生等羁旅,强加餐饭莫悲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