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

自怜闻道晚,习气误平生。

诗债几时尽,睡魔终夕轻。

语言空自苦,德业竟何成。

誓欲抛书册,茅檐适性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感叹自己领悟得太迟,习气却耽误了整个人生。
何时才能还清累积的诗债,夜晚的睡魔也变得轻松些。
言语上的苦修毫无成果,道德和事业究竟会怎样呢?
我发誓要抛弃书本,去过简朴的生活,顺应自然本性。

注释

自怜:自我怜悯。
闻道:领悟道理。
习气:长期养成的习惯或缺点。
误:耽误。
诗债:创作诗歌所欠下的灵感或责任。
睡魔:难以抗拒的困倦。
终夕:整夜。
语言:言语表达。
空自苦:徒然辛苦。
德业:道德和事业。
誓欲:发誓想要。
书册:书籍。
茅檐:简陋的茅屋。
适性情:顺应天性,享受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不寐》,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思和生活态度。首句“自怜闻道晚”流露出对人生道路认识较迟的感慨,暗示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惋惜。次句“习气误平生”则揭示了诗人认为自己一生被不良习惯所误导,未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接下来,“诗债几时尽”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执着,但同时也反映出创作上的压力和未能解脱的负担。“睡魔终夕轻”暗示诗人夜晚难以入眠,内心的困扰并未因时间推移而减轻。诗人意识到,“语言空自苦”,即语言文字虽然能带来苦思冥想,但在道德修养上却似乎成效不大。

最后两句,“德业竟何成”直面问题,诗人发出疑问,自己的德行与事业究竟取得了何种成就。他决定“誓欲抛书册”,放弃过于理论的学习,转而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以“茅檐适性情”来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自我剖析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日与诸公同游宝莲院分韵得尘字

路出青山近,招提更可人。

清心钟磬响,远迹簿书尘。

晚日池亭迥,秋风杖屦亲。

频来一尊酒,不畏老僧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中秋日赴史漕赏月二首(其二)

此夕非常夕,金波涌碧岑。

一轮初散彩,八表尽倾心。

永夜真同昼,浮云不蔽阴。

主人澄静性,万古亦常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中秋日赴史漕赏月二首(其一)

秋色平分日,开筵命月轮。

云容休妒客,天意解随人。

平地铺寒水,遥空绝点尘。

素娥来入座,端不负良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中秋佳月怀杜安行冯当可二首(其二)

绝胜寻常三五盈,魄成金气自然清。

烟云敛迹秋空阔,星斗沉光夜色明。

璧堕江心随浪涌,镜飞天面逐人行。

四方万里同清赏,大地今成白玉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