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其五)

无处容疏放。问迢迢、玉楼十二,几人相望。

水样才名花样命,那更情深难量。

论才子理应惆怅。

字字风花和泪染,料心头、早有春来葬。

非仅为,诉飘荡。别君数日衙城上。

不堤防歌离吊梦,与君同况。

禅榻光阴休问我,总是维摩旧恙。

谁耐听卖花深巷。

径拟海天高唱去,抱青琴、闯入鲛宫帐。

掷此卷,定奇响。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独特的才华与命运的无奈。"无处容疏放"表达了一种无法释放自我、压抑的情感状态。"玉楼十二,几人相望"暗示了词人与知己的遥隔和孤独,以及对远方人的深深思念。

"水样才名花样命"运用比喻,形容词人的才华如流水般流淌,而命运却如同变幻莫测的花朵,难以捉摸。"字字风花和泪染"进一步强调了词人情感的深沉,每一字句都浸润着泪水,预示着心中的春天已被哀愁所埋葬。

"非仅为,诉飘荡"表达了词人不仅是在倾诉自己的漂泊不定,更是借此抒发内心的苦闷。接下来的"别君数日"至"总是维摩旧恙",描述了词人与友人分离后的心境,禅意中夹杂着病痛的困扰,以及对卖花声的厌烦,反映出他的孤寂与落寞。

最后,词人决定"径拟海天高唱去",怀抱青琴,直面困境,甚至幻想闯入神秘的鲛宫,以此寻求解脱。"掷此卷,定奇响"则以掷书的动作象征着词人决心以音乐或创作来发出震撼人心的声音,结束了他的内心独白。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丰富的词作,展示了易顺鼎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初夏即景四首(其一)

送春归也,正园扉悄掩。短梦支持被莺唤。

且垆烟试茗,瓶水安花,甚天气、又到日长人倦。

那回携酒处,哭罢残红,再哭华年暗中换。

休上最高楼,春去楼空,一半是、燕泥堆满。

不埋怨东风惹人愁,反对着东风,者般留恋。

形式:

洞仙歌(其二)

邻园半亩,让游蜂欢喜。罂粟浓时尽来矣。

怎孱风葬绿,猛雨鏖红,能几日、黄菜花开满地。

闲凭亭子望,牡砺墙高,一阵东风换人世。

词客感三生,物变星移,却不道、花犹如此。

便他日登临眼休开,怕这点沧桑,总难回避。

形式:

洞仙歌(其三)

凉波下上,有罗云碧绉。一朵莲花便香透。

记闹红双舸,惨绿单衫,当日个、曾赋佳人雪藕。

蘋乡清绝处,比似江南,只少沿堤水杨柳。

认得旧文鸳,照影年年,怕不等、秋风先瘦。

向烟雨中间听菱歌,问归计何时,五湖三亩。

形式:

洞仙歌(其四)

小庭坐久,忽流来凉月。如积千年万年雪。

正软红地少,嫩碧天多,到此际、全没一丝儿热。

夜寒谁倚树,梦影仙尘,玉斧吴刚感迁谪。

吹笛上南楼,竟夕徘徊,有一种、秋心难说。

待商量骑鲸水西头,倚云海苍茫,问他生灭。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