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钱塘十咏·其六·两峰白云》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生动画面。首句“南山雪接北山松”,以雪山与青松相接,展现了江南冬季特有的景色,雪与松的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次句“云气何曾离两峰”,强调了云雾缭绕在两座山峰之间,如同它们的亲密伴侣,永不分离。
第三句“无色飞扬常类鹤”,运用比喻,将白云比作仙鹤,轻盈飘逸,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意象。最后一句“有时变化忽从龙”,进一步扩展想象,云朵变幻莫测,仿佛化身为腾跃的龙,富有动态美和神话色彩。
诗人通过这两峰间的白云,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超然境界的向往。最后两句“乐天偶向诗中道,弘景还于岭上逢”,借用了白居易和陶弘景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自己在诗歌中寻觅自然之乐,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将山水、云雾与人的感情巧妙融合,展现出元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