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十咏(其六)两峰白云

南山雪接北山松,云气何曾离两峰。

无色飞扬常类鹤,有时变化忽从龙。

乐天偶向诗中道,弘景还于岭上逢。

忽忆鄱阳亲舍远,凭高望极几千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钱塘十咏·其六·两峰白云》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生动画面。首句“南山雪接北山松”,以雪山与青松相接,展现了江南冬季特有的景色,雪与松的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次句“云气何曾离两峰”,强调了云雾缭绕在两座山峰之间,如同它们的亲密伴侣,永不分离。

第三句“无色飞扬常类鹤”,运用比喻,将白云比作仙鹤,轻盈飘逸,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意象。最后一句“有时变化忽从龙”,进一步扩展想象,云朵变幻莫测,仿佛化身为腾跃的龙,富有动态美和神话色彩。

诗人通过这两峰间的白云,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超然境界的向往。最后两句“乐天偶向诗中道,弘景还于岭上逢”,借用了白居易和陶弘景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自己在诗歌中寻觅自然之乐,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将山水、云雾与人的感情巧妙融合,展现出元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797)

凌云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字:彦翀
  • 籍贯:浙江仁和

相关古诗词

钱塘十咏(其七)九里云松

九里闲云万个松,经行记得旧时踪。

黄金曾饰宋儒士,苍狗岂知秦代封。

风露横陈鸣鹳鹤,波涛澎湃起蛟龙。

我来朗诵庐山句,清气飘飘欲荡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钱塘十咏(其八)六桥烟柳

疏柳长烟远自迷,六桥南北带沙堤。

乱分雌霓连蜷挂,深蔽娇莺自在啼。

红出天桃销处薄,翠和芳草望中低。

赤阑于外清阴满,曾见苏公过马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钱塘十咏(其九)灵石樵歌

伐木丁丁澜谷春,行歌落日见樵人。

青山重叠自今古,黄鸟嘤鸣如主宾。

清响有时谐雅调,语言随意出天真。

画船檀板西湖曲,何似林泉乐在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钱塘十咏(其十)冷泉猿啸

飞来峰高多白云,垑猿啼处夜将分。

三声忽向岭头度,一个真如峡口闻。

哀杂涧泉遥历历,清和萝月乱纷纷。

亭中白傅曾留记,明日重来看刻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