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西台画松

何年楮先生,结此太古骨。

飞龙蜕胾肉,馀甲裹枸橛。

神根发生理,元气日勃勃。

彭城已廿载,此骨长不没。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刘西台画松》,是明代文学家祝允明所作。诗中以奇特的想象描绘了一幅画面:想象中的楮先生(可能是一位隐士或画家)创作出了一棵具有神秘力量的松树。这棵松树如同飞龙脱去肉体后留下的甲骨,坚韧而古老,蕴含着生机与活力。诗人赞叹这幅画作已经存在了二十年,松树的骨质依然栩栩如生,永不磨灭。整首诗通过象征和比喻,表达了对艺术作品生命力和永恒魅力的赞美。

收录诗词(686)

祝允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号:枝山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60—1527

相关古诗词

题画(其一)

白云媚苍山,寂寂太古春。

窅蔼林薄中,一区宅无邻。

杨子坐清静,闭门了玄文。

两生勿轻过,惟通问字人。

形式: 古风

秋山琴月图

玉照洞秋,冰厓肃夜。灵籁之感,丝音兹舍。

太阴幽煌,希声无倪。迎之以虚,承之以微。

形式: 古风

咏新安许氏石潭

沈沈山下潭,粲粲潭中石。

结宇子亦贤,喜作石潭客。

将同丘生栖,可有奇章癖。

兹标本余契,遐咏亦驰适。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次韵得之看梅

江梅不畏寒,时至开如霰。

瑰姿静在野,卧病不得见。

国士抱奇宝,端居察时变。

杖策出城市,蒿莱满荒甸。

遐寻得幽赏,独对姑射面。

化泰草木蕃,时闭贤不见。

无禾比两岁,□□将九县。

分圭善会计,弃士如土贱。

俗儒诵腐简,乡子乐耽燕。

熹歌唐虞授,复誉汤武战。

子有经世怀,待贾不自献。

神威盛龙熊,奇秘卷帐钤。

时节会应求,风虎期非晏。

巍然奋载绩,志沛声亦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