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题缄口观书图》由清代诗人周馨桂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读书与自我修养的深刻见解。
首句“默默心难忍”,以“默默”形容内心的沉静,却难以忍受,暗示了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挣扎。接着,“嘐嘐尤多随”,“嘐嘐”指喧嚣或嘈杂,此处形象地表达了外界干扰之多,让人难以专注于内心世界。
“寡尤甚独难,三缄真良规”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在纷扰中保持独立思考与内心纯净的不易,而“三缄”(即三思而后行)则成为了一条值得遵循的良规。
“废书智不益,观书有余师”揭示了阅读的价值,认为书籍不仅是知识的源泉,更是智慧的导师。即使暂时放下书本,内心仍能受益匪浅。
“上下数千载,了了寸心知”强调了时间的跨度与个人认知的连贯性,无论古今,内心的理解与感悟都是相通的。
最后,“心知口不言,古人庶可追”表达了诗人追求古人智慧的决心,认为理解了内心的知识与智慧,便能接近古人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对外界干扰的反思,传达了深邃的哲学思考,以及对自我修养与知识追求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