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南州高士,东海名家,西河旧里。
茅屋数椽,纵亭台无几。
墙外疏桐,檐前蔹蔓,到处成阴翳。
人道蓬莱,逍遥散诞,不过如此。
堪叹年时,燕齐吴楚,汗漫天涯,倦游知止。
一任人间,似桑田海水。
家有山妻,门无杂客,架上馀书史。
安乐窝成,吾其从老,于是乡矣。
不详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淮南路。正值嵩阳归去。
梨花晚、寒食初过,与汝东湖最深处。夜凉倾斗醑。
听拨银筝无数。
扶红袖、酒醒回时,长是城头鼓声曙。恨一别如雨。
更南北东西,春还秋暮。许昌宫里留君住。
任作赋繁台,题诗梁苑。何期此地复相遇。
仿佛似前度。看舞。郡中署。便图遍屏山,歌残烛树。
送君还上棠溪渡。望长淮千里,依然东注。
那堪言别,况绿柳,渐飞絮。
浮山如在眼,枞阳路、时望大江遥。
想当日长瑜,曾为四友,今闻子季,仍号三高。
从谁道,十年黄令阁,一别湛郎桥。
湖上风光,全随蓬转,江南春信,半在梅梢。
幸新来无恙,词中尚记得,醉卧干蕉。
不道安成前度,良夜迢迢。
自白鹭洲边,歌残纤月,红螺泽畔,酒散寒潮。
试问梁园宾客,谁忆枚皋。
最伤心处,是红亭、载酒上河桥。
多少画栏杆外,杨柳正垂条。
五两南风欲度,趁申江、几曲暮归潮。
奈离筵人散,赠鞭情重,双泪落征袍。
此地遨游堪恋,遍亭台、春意闹花梢。
长载佳人油壁,深夜教吹箫。
况值歌成南浦,也为君、重拨紫檀槽。
且和歌一阕,问当前谁最销魂。
春去久,怕逢客馆长昼。
寄君书到正街头,濯枝雨后。
那堪黄浦晚潮生,一帆吹下如溜。忆当日,方邂逅。
按歌新记红豆。酒间移烛和予词,霎时草就。
匆匆散去镇蹉跎,蜀葵花发时候。
骊驹唱罢频把袖。看江流、如许颦皱。
遥指垂杨渡口。
更短亭、东上酒家,依旧欲放歌,何时还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