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纪巡诗(其三十八)

问俗殊方竟未厌,忽教放索转丹襜。

天南水起山穷处,琅峤云从马首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台湾巡行时的独特体验与感受。首句“问俗殊方竟未厌”,表达了作者对异域风俗的好奇与探索之心并未因时间的推移而减退,反而更加浓厚。接着,“忽教放索转丹襜”一句,可能暗示了某种突然的变化或转折,使作者的心情或视角发生了转变。

“天南水起山穷处,琅峤云从马首瞻”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描绘,展现了台湾南部壮丽的自然风光。"天南水起"描绘了南方天空与海洋的广阔景象,"山穷处"则指出了山脉的尽头,暗示了地理环境的险峻与独特。"琅峤云从马首瞻"则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云彩随风飘动,仿佛与马匹同行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和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切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台湾南部独特的自然景观,也反映了作者对异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深入探索的精神。诗中蕴含的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追求。

收录诗词(57)

夏之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湾纪巡诗(其三十九)

星轺回处转旌霓,人海无声马不嘶。

敢道霜威堪镇俗,长思涛静木城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喜雨

天作及时雨,民番乐有年。

景风初布种,解泽已盈田。

海壤珍唯谷,神庥瑞应虔。

欢情看长养,南北共熙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劝农归路经海会寺与诸同人分赋(其二)

问讯词坛客,山僧逸兴同。

地高晴翠合,林静妙香通。

登眺消尘虑,安閒步梵宫。

寸心持半偈,顿觉海天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彰化八景

草昧谁开大海东,高烧烈火有神功。

赤霞晓映扶桑日,丹嶂晴驱擘柳风。

焰射鸡笼遥可接,光衔鹭岛远为烘。

凌晨景物欣何似,万丈芙蓉照眼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