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于清溪之畔、白云之中的自然表白大师,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独自静修。"千仞清溪绝世纷",以千丈深的清澈溪流象征着大师所处环境的幽静与超脱,"绝世纷"则强调了其与世俗的隔绝。"先生高卧白云根",进一步刻画出大师隐居于云雾缭绕的山间,仿佛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后两句"近来名系丹台籍,多向蒙山见羡门",转而描述了大师在道家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名系丹台籍"意味着大师在道教的仙籍中享有盛名,"丹台"是道教神仙居住的地方,此处暗喻大师已得道成仙或至少在道家体系中有极高的声望。"多向蒙山见羡门"则暗示大师常在蒙山这一道家圣地被人们所仰慕和敬重,"羡门"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此处借以表达大师的德行与智慧深受世人景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自然表白大师超凡脱俗、得道成仙的形象,以及其在道家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表达了对大师高尚品德与卓越成就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