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二木盘根三千秋,万斧过之无敢视。
今辰有梓号国工,朋曹十数来睥睨。
为言此木难斤斧,上有蟠龙下伏虎。
莫教惊动万年枝,掣电轰雷三日雨。
直须作法起南风,号召百神同力扈。
昂昂头角向梅堂,五六镇星来作辅。
坐令国势巩萝图,万岁千秋奉明主。
这首宋朝程珌的《伐千秋巨木竟梁梅堂》描绘了一幅壮观的伐木场景。首句“二木盘根三千秋”展现了巨木历经漫长岁月,根深叶茂,象征着其历史的厚重和自然的力量。接下来,“万斧过之无敢视”形容了伐木工程的巨大规模和艰巨性,连众多工匠也不敢轻易动手。
“今辰有梓号国工”点出今日的主角是技艺高超的国工,他们带着同伴前来审视这棵巨木,暗示了对工作的慎重态度。“上有蟠龙下伏虎”进一步渲染了树木的神奇与威严,强调不可随意破坏。诗人警告说,若伐木不慎,将引来自然灾害。
“直须作法起南风”表达了通过巫术或仪式来祈求顺利伐木,借助自然之力。“号召百神同力扈”则显现出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和借助。接下来,诗人想象巨木被安放于梅堂,成为支撑国家的重要象征,“昂昂头角向梅堂,五六镇星来作辅”,寓意它将稳固国家政权。
最后两句“坐令国势巩萝图,万岁千秋奉明主”总结道,这棵巨木的伐取不仅加固了国家的根基,还将长久地为明主服务,带来繁荣昌盛。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伐木工程的壮丽景象,寓含了对自然和权力的敬畏,以及对国家稳定的期盼。
不详
厌听人间乐,催成海上丹。
云车分白象,天仗下红鸾。
梧野朝烟淡,咸阳莫日寒。
龙舟宵济处,清血涨红干。
白日黄流涨渭城,三更风紧尽成冰。
莫言此物浑无用,曾向滹沱渡汉兵。
綵帖隃麋湿,屠苏琥珀浓。
夕阳犹腊日,午夜已春风。
松风一壑逼人寒,老石瑽瑽响碧湍。
疑是银河天不锁,泻从云际下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