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静对孤灯思往事,偶闻疏雨落寒窗。
愁边白发三千丈,梦里青山十四双。
蜀魄有声疑诉国,楚招无些忆沈江。
只因诗思缘君苦,吟断遥钟已晓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对着孤灯回忆过往,窗外稀疏的雨滴敲打着寒窗,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诗人感叹岁月无情,白发如三千丈般繁多,梦境中却仍有青山相伴,象征着他对故乡和故人的深深思念。
"蜀魄有声疑诉国"一句,借蜀鸟杜鹃的啼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楚招无些忆沈江"则暗示了对挚友沈江的怀念。诗人因为与朋友的深厚情谊,诗兴大发,直至远方的钟声响起,已是拂晓时分,仍未停歇。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复杂思绪,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张翥的诗才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不详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病齿入冬便食粥,瓦瓶煮豆给晨庖。
邻人新酒赊来醉,道士奇方借得抄。
雁喜随阳还北乡,鹊知避岁已南巢。
故园我亦无归计,且作斋居盖白茅。
不惜黄金为买书,要令弦诵被乡闾。
圣贤事业千年上,经史文章万卷馀。
借送讵论鸱有酒,收藏长爱蠹无鱼。
他时许下成精舍,岳麓匡山恐未如。
山前古驿草萧萧,候吏沙头候画桡。
采石晚风人渡急,历城烟树鸟飞遥。
时平烽火沈江戍,市早鱼盐散浦桥。
目送征帆慢相忆,祇将离恨寄回潮。
高人岂作置书邮,尽弃函封向石头。
故迹不随烟草没,遗风长与大江流。
悲台鹰下川云暮,别国龙回岳雨秋。
君过渚傍须舣棹,题诗相寄莫沈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