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咏笔》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毓瑞所作,通过“孟坚投笔”这一典故,巧妙地将笔与人相联系,表达了对笔的赞美和对人才的期待。
首句“孟坚投笔好男儿”,借东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班固(字孟坚)弃笔从戎的故事,赞扬了那些既能文又能武、多才多艺的杰出人物。这里的“投笔”不仅指放弃文职,更象征着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展现出一种积极进取、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风貌。
次句“阵扫千军意在斯”,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精神的力量。它意味着,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或困难,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就能像扫除千军万马一样,克服一切障碍,实现目标。这里不仅赞美了笔作为书写工具的威力,也暗喻了人才在社会中的作用,即能够以智慧和勇气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阻碍。
后两句“孤负管城蜷伏久,部君脱颖在何时”,则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人才最终能够脱颖而出、施展才华的期待。其中,“管城”是古代对笔的别称,此处用来比喻被埋没的人才;“部君”可能是指那些尚未崭露头角的潜在人才;“脱颖”则是比喻人才在适当的时机和环境下,能够像剑出鞘一样,展现出非凡的能力和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笔”的赞美,巧妙地隐喻了对人才的颂扬和期待,以及对社会应当重视和发掘人才的呼吁。诗中充满了对个人才能的尊重和对社会进步的渴望,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