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谁貌江南景,风烟万里宽。

金银开佛寺,紫翠出林峦。

远客驰行役,幽人赋《考槃》。

苍茫无限意,抚卷为盘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风光的壮丽画卷。首句“谁貌江南景”,以疑问的语气引出对江南景色的赞美,仿佛在询问世间谁能捕捉到这份美景的精髓。接着,“风烟万里宽”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江南广阔无垠的景象,风与烟交织,营造出一种悠远而辽阔的意境。

“金银开佛寺,紫翠出林峦”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巧妙结合,金色与银色的佛寺在绿色的山峦中若隐若现,色彩对比鲜明,既体现了宗教文化的庄严,也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也蕴含了精神层面的寄托和追求。

“远客驰行役,幽人赋《考槃》”则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状态:远行的旅人忙碌奔波,而隐居的文人则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归宿,通过吟诵《考槃》这样的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一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深化了主题,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思考。

最后,“苍茫无限意,抚卷为盘桓”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壮丽景色时的感慨与沉思。苍茫的景色激发了诗人无限的思绪,他拿起书卷,似乎在与这幅画作进行对话,沉浸于其中,不愿离去。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哲理意味,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江南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不仅展现了江南的独特魅力,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43)

郑允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 籍贯: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
  • 生卒年:1327 ~1356

相关古诗词

碧筒

主人避暑开芳宴,轻折荷盘当酒罍。

半朵断云擎翡翠,一江甘露泻玫瑰。

胸中爽气飘飘起,鼻底清香拍拍回。

可笑狂生杨铁笛,风流何用饮鞋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红指甲

凤花染就玉纤纤,别是风流几种看。

鸾镜匀脂丹髓湿,鹊炉添火綵云寒。

封题锦字春无限,弹泪香闺血未乾。

报道金钗斜插处,落红飞上髻云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中庭对月有感

中庭夜气凉于水,坐看青天转玉盘。

万里清光明海宇,十年杀气暗长安。

闺人只忆丹心苦,战鬼偏怜白骨寒。

我欲排云叫阊阖,璚楼玉宇路漫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琵琶泉

吴王废苑馀千载,尚有寒泉一掬清。

巧匠凿成推引手,断弦牵出辘轳鸣。

涓涓多似江州泪,轧轧疑如出塞声。

一曲难湔亡国恨,空留宫井不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