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遁泽雨中韵(其二)

一雨踰旬势未休,微寒犹欲衣轻裘。

水精颗颗留蛛网,土脉层层起蚁楼。

正免客车频倒屣,莫将诗句苦埋头。

书生事业浩如海,鞭辟尤思友谊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连续十天的雨势仍未停歇,微微的寒意仍让人想穿轻暖的皮袍。
晶莹的水珠留在蜘蛛网上,湿润的土壤中蚂蚁们筑起了层层小丘。
现在可以不必频繁地为客人倒屣相迎,不必过于沉溺于诗句之中。
读书人的事业广阔如海,更应珍视深厚真挚的友情。

注释

一雨踰旬:连续十天的雨。
势未休:雨势未停。
微寒:微微的寒意。
衣轻裘:穿轻暖的皮袍。
水精:晶莹的水珠。
留蛛网:留在蜘蛛网上。
土脉:湿润的土壤。
起蚁楼:蚂蚁筑的小丘。
正免:现在可以避免。
客车频倒屣:频繁地迎接客人。
诗句苦埋头:过于沉迷于诗句。
书生事业:读书人的事业。
浩如海:广阔如海。
鞭辟:深入剖析。
友谊稠:深厚的友情。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绵密细雨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情和学业的深切感悟。

"一雨踰旬势未休,微寒犹欲衣轻裘。" 这两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情境,连绵不绝的细雨将持续不断,虽然天气尚未转冷,但已有穿上薄衣的需要,这种细腻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感觉。

"水精颗颗留蛛网,土脉层层起蚁楼。" 这两句通过蜘蛛网上的雨珠和蚂蚁筑巢的情景,进一步描绘了雨中的生动画面,展示了诗人对微观世界的关注。

"正免客车频倒屣,莫将诗句苦埋头。" 这里“正免客车”可能指的是外出旅行或他出的场合,常有不适或困扰,而“莫将诗句苦埋头”则是在告诫自己或朋友,不要过于沉溺于诗词的创作中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书生事业浩如海,鞭辟尤思友谊稠。"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学问事业的渴望,如同广阔无边的大海,同时也强调了对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视和思考,这种情谊犹如鞭辟(一种草本植物)的纵横交错,生动有致。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雨中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友情以及生活态度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和遁泽喜雨韵二首(其二)

叶下亭皋半月秋,风飞雷厉起云头。

一奁返照收林樾,万派飞泉响浍沟。

放郑贤侯初下令,乞灵拙士未能瘳。

吾侪且说维鱼梦,那问驱车相国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遁泽喜雨韵二首(其一)

久欲飞山试笋车,避炎情绪未能嘉。

读书求道调心马,制药无方遣睡蛇。

天地秋来催祭鸟,池塘雨过闹私蛙。

病夫推枕幡然起,骨健神清眼不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遁泽韵取临江叔父墨梅

我翁久驾白云归,谁宝冰绡一旧枝。

疏影暗香浮戏墨,光风霁月惠仙姿。

只疑和靖旧争长,纵是逃禅甘伏雌。

寄语古樵毋睥睨,青毡归我不应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德夫弟韵

偶寻沮溺问年丰,负笈肩琴恨不同。

春草池塘君有梦,秋风灯火我何工。

年时犹愿文加进,老大方忧道未洪。

妙手自堪修五凤,绳枢草舍愧吾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