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间岁月都几许,醉里光阴差较长。
千日不醒终有尽,百年浑得要为常。
故人屡过无穷巷,一室能宽有醉乡。
好事不妨多酌我,老来无复次公狂。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望的作品,名为《浑醉庵诗》。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通过饮酒来逃避现实、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怀。
"人间岁月都几许,醉里光阴差较长。"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思考。在这里,“几许”指的是不多,暗示着人生的有限;“醉里光阴差较长”则是通过醉酒来放慢时间感,使得光阴似乎变得更为悠长。
"千日不醒终有尽,百年浑得要为常。"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即使沉迷于酒中,也无法逃避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诗人提醒自己,即便是醉生梦死,也必须认识到这只是一种暂时的心理安慰,真正的生活仍需面对。
"故人屡过无穷巷,一室能宽有醉乡。"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情景:诗人的朋友们常来此地探望,而这个地方(“一室”)因其宽敞而成为诗人心中的避风港,一个可以沉浸于酒中、暂时忘却世间烦恼的地方。
"好事不妨多酌我,老来无复次公狂。"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自己的劝酒,也是一种自嘲。在这里,“好事”指的是饮酒这件事;“老来无复次公狂”则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放纵自我的行为也许会逐渐减少,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生活态度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醉酒状态,探讨了人生、时间和逃避现实的心理。王之望以其深刻的感悟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自己对于生命意义的独特理解。
不详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泉上新台紫翠环,暮春修禊俯潺湲。
汉流尚带桃花水,云气初披杏子山。
柳絮轻飏晴日暖,竹光不动午阴閒。
时和岁稔游人乐,一醉聊开病守颜。
一月如三岁,怀君未足侔。
情亲频入梦,句好欲生秋。
真有山阴兴,聊寻河表游。
翻愁江上别,心事不堪忧。
万景楼头尽日留,乌尤岭上及春游。
溪潭杳渺游鱼乐,林木阴森倦鸟投。
千尺梵身名不谬,半轮山月句难酬。
争流竞秀君休问,更有江声撼一州。
汉嘉平日想风流,喜作凌云载酒游。
尘土何时公事了,林泉聊与故人投。
心期济物衰难强,志在求田老未酬。
官满便当投劾去,一航从此下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