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泰寺读曾鸿父侍郎留题有感次韵作侍郎挽歌

斯人千古閟音尘,绝妙肝肠好受辛。

四帙升沉悬日月,百年修短误君亲。

天边尚记丝纶手,地上今无磊砢人。

对此感怀非为此,赎之空拟百其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这位人物已长眠无声尘世,他的才华与坚韧令人赞叹。
他的生平起伏如同日月轮回,一生长短却让亲人受苦。
遥远的天边还留存着他的智慧痕迹,世间再无他那样的奇才。
面对这些感触并非仅由此,若能赎回这一切,我愿付出百倍生命。

注释

斯人:这位人物。
千古:永久。
閟:隐藏。
音尘:世间声音和尘埃,指世俗生活。
绝妙:极其出色。
肝肠:情感深厚。
好受辛:承受艰辛。
四帙:人生的四个阶段或经历。
升沉:起伏变化。
悬日月:如同日月交替。
百年:一生。
修短:长短,指寿命。
误:使...受苦。
君亲:亲人。
天边:远方。
丝纶手:智慧的手,比喻有才智的人。
磊砢人:奇特的人,才能出众者。
对此:面对这种情况。
感怀:感慨。
非为此:不仅仅是因为这个。
赎之:赎回。
空拟:徒然设想。
百其身:百倍于自身,表示极大的牺牲。

鉴赏

这首宋诗是曹彦约所作,题为《宝泰寺读曾鸿父侍郎留题有感次韵作侍郎挽歌》。诗人通过对曾鸿父侍郎的追忆,表达了对这位已故贤者的深深怀念和感慨。"斯人千古閟音尘",开篇即揭示了曾侍郎的离世,使得他的事迹和精神仿佛被历史尘埃所掩埋。"绝妙肝肠好受辛",赞美了曾鸿父的高尚情操和坚韧性格。

"四帙升沉悬日月",借日月升沉比喻曾侍郎一生的起伏,暗示他虽历经仕途波折,但品德如日月般永恒。"百年修短误君亲",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对亲人朋友的牵连,表达了对曾侍郎身后对家人影响的忧虑。

"天边尚记丝纶手","丝纶手"象征曾侍郎的文采和治政才能,即使他已远去,他的智慧和影响力仍然让人铭记。"地上今无磊砢人","磊砢人"形容人品卓越,这里表达了对曾鸿父这样正直有才的人物的惋惜。

最后两句"对此感怀非为此,赎之空拟百其身",诗人深感自己的挽歌无法完全表达对曾鸿父的敬仰和哀思,只能空自设想以百倍的生命来偿还这份情感。整首诗情感深沉,对逝者充满了敬意和哀悼之情。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知县再次韵不作平侧体复次韵二首(其二)

和氏得荆璞,眩走数百舍。

谓足奉至尊,过眼不售价。

有时置箧笥,光彩忽惊夜。

持归弄儿女,足以照里社。

形式: 古风

知县再次韵不作平侧体复次韵二首(其一)

步出山前坂,遥望徒惊心。

下无百尺流,上无千岁林。

至人有遗言,三叹金玉音。

莫饮盗泉水,莫息恶木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知县次韵来复寄二首(其二)

得志鸟择木,失喜鵩入舍。

但协孔氏性,忍索少室价。

小草有远志,积李欲缟夜。

所觊匠伯顾,不复弃栎社。

形式: 古风

知县次韵来复寄二首(其一)

亭亭青琅玕,冰霜崔嵬心。

虽无桃李姿,知非柴荆林。

凉风西南来,清圆弹空音。

其谁齐彭殇,相从山之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