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敦敏所作的《吊宅三卜孝廉》其一,通过追忆与友人昔日的相聚时光,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其遭遇的同情。
首句“昔年同虎门,联吟共结社”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虎门共同吟诗结社的美好时光,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艺术追求。接着,“月明新雨句,岂在樊川下?”以月明雨后的诗句比喻他们的创作才华,暗示这些作品不亚于古代名家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无何游浙东,飘然竟我舍。”描述了友人后来的行踪,从浙东游历到诗人的住所,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密切联系和频繁交往。接下来,“昨岁遇燕市,酒楼频系马。”则回忆了去年在燕市的相聚,酒楼前的场景充满了欢乐与友谊的气息。
“嗟君泣路穷,谁属知音者。”表达了对友人遭遇不幸的同情,感叹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境时,能有知音相伴是多么难得。最后,“逆旅艰游子,竟去修文也。招魂赋楚些,辞哀不能写。”进一步抒发了对友人离世的哀悼之情,想象友人如屈原般在异乡艰难漂泊,最终选择以文学来寄托哀思,却难以完全表达内心的悲痛。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友人遭遇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