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有感四首(其二)

一载为官忧,文书每压头。

枕铃常警夜,筑甬更惊秋。

倦岂因心至,閒常与病谋。

息肩仅旬耳,二竖欲何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一年做官忧虑重重,文书堆积如山压心头。
夜晚铃声常常惊醒,秋天的到来更是忧虑加深。
疲倦并非源于内心深处,闲暇时却常与疾病相伴。
短暂的休息只有十天,病魔啊,你究竟还想索取什么?

注释

一载:一年。
为官:担任官职。
忧:忧虑。
文书:公文。
压头:堆积如山。
枕铃:夜晚的铃声。
警夜:惊醒夜晚。
筑甬:修建甬道(可能指繁忙的工作)。
更惊秋:秋天更加增添忧虑。
倦:疲倦。
岂:难道。
心至:内心深处。
閒:闲暇。
息肩:放下肩头的重担(比喻卸下职务)。
仅旬耳:仅仅十天。
二竖:古人称疾病为二竖,这里指病魔。
欲何求:想要什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的《病中有感四首(其二)》。诗人以个人从政生涯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繁琐公务和疾病缠身的感慨。首句“一载为官忧”直接揭示了作者担任官职一年来内心的忧虑,文书堆积如山,压力巨大。接着,“文书每压头”形象地描绘出文书之多,仿佛重压在心头。

“枕铃常警夜”写夜晚时分,铃声不断提醒着诗人政务未完,即使在梦中也无法摆脱工作的牵绊。而“筑甬更惊秋”则通过秋意的来临,暗示时光流逝,自己却未能得到片刻的闲暇。诗人感叹“倦岂因心至”,疲劳并非单纯因为身体劳累,更是精神上的疲惫。

“閒常与病谋”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因病而无法享受清闲时光的无奈,疾病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与他共谋生活的伙伴。最后两句“息肩仅旬耳,二竖欲何求”,“二竖”在这里借指疾病,诗人自嘲说,即使只有短暂的休息时间,疾病似乎也在期待着什么,暗示疾病的顽固和不放过他。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的官场生活和疾病体验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和无奈情绪,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病中有感四首(其一)

攲枕目双炯,触屏肠九回。

玉虫迷眩雾,银鹿伴饥雷。

清梦虽惊隔,丹心未猝灰。

青萍聊把玩,尘匣为谁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病中酬赵季茂

雪窗病恼独支颐,不解随人举酒卮。

惊辨有时欺白羽,解围无妇蔽青丝。

骊珠满袖勾吟兴,鹿氅看山恋药糜。

莫讶牛腰联未足,江州司马例能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荷花盛开以病旬馀不至亭上偶成二唐律(其二)

好在中孚泽,犹横未济舟。

掷金随柳舞,跳玉趁莲讴。

埽榻方思士,钩帘也觅侯。

病夫均一笑,此意本无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荷花盛开以病旬馀不至亭上偶成二唐律(其一)

病襟佣策杖,天镜恰开奁。

青盖迷前浦,红妆间曲檐。

藻窥知鹭下,萍破识鱼潜。

会看吴公阵,宫蛙奏晓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