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关西关北渐芳菲,晓马凌春入翠微。
山向吾曹正多思,不应揽辔屡言归。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诗人的情感交织。首句“关西关北渐芳菲”以辽阔的背景展开,暗示着春天的生机正在逐渐蔓延至边远之地,展现出大自然的恢弘与生命力。接着,“晓马凌春入翠微”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活力的早晨场景,骏马在春日的晨光中穿行于青翠的山林之中,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山向吾曹正多思,不应揽辔屡言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沉醉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山川之美激发了诗人的思绪,他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然而,尽管被美景所吸引,诗人并未流露出强烈的归隐之意,而是以“不应揽辔屡言归”来表达,暗示他意识到生活中的责任与追求,即使面对诱惑,也不轻易放弃前行的道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的哲思,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既向往宁静又不畏挑战的人生态度。
不详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分如松柏老相看,桃李风前共岁寒。
只恐功名挽公去,一春能得几游盘。
镜里年华鬓未苍,春山且喜渐芬芳。
功名富贵时来耳,底事灵台著庙堂。
暖律稽迟太史占,风前犹复弄威严。
不妨豪客成樽俎,重使斯民困米盐。
但见青峰皆玉笋,岂知白屋是茆檐。
何人隐入群羊去,应笑痴儿认角尖。
朝来一色换纷华,眩眼端如醉后车。
岂待三年方楮叶,虽非八月亦芦花。
李边照曜河南日,柳外缤纷靖节家。
欲上云岩访禅老,路迷空想举长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