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昨日历历忆,前月渐渐忘。

一年尚彷佛,十年率渺茫。

积此十为百,三万六千场。

飘忽例犹昔,幻非何况常。

了当去忧戚,行乐爱景光。

乐又不可极,职思在陶唐。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名为《即事》。诗中以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遗忘为主题,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昨日历历忆,前月渐渐忘”描绘了时间的推移,昨天的事情还清晰记得,而上个月的记忆则逐渐模糊。接着,“一年尚彷佛,十年率渺茫”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逝,一年的事情还能大致记得,但十年过去后,记忆就变得模糊不清。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记忆的脆弱。

“积此十为百,三万六千场”则是对时间累积的描述,将十年的时间量化为一百个年份,以及三万六千次的场合或经历,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和生活的丰富。然而,“飘忽例犹昔,幻非何况常”指出这些经历如同梦幻泡影,即使在过去看似真实,现在回想起来也显得虚幻不实。

“了当去忧戚,行乐爱景光”表达了诗人面对时间流逝和记忆遗忘的态度,认为应该放下忧愁,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和美好瞬间。最后,“乐又不可极,职思在陶唐”则暗示了人生的快乐虽好,却难以达到极致,而作为君主(“职思在陶唐”中的“陶唐”可能暗指古代的理想社会),他还有更多的责任和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时间、记忆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充满了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滦阳别墅

别馆九秋清,飞盖一时驻。

黛色参远山,籁声澄古树。

江落石岸高,林稀朔风遽。

依然倚轩牖,于何识来去。

飒景故堪凭,流光兹可寤。

形式: 古风

杂诗

椎轮造大辂,土鼓生云门。

滥觞涓涓流,乃是长江源。

积水为层冰,岂如层冰寒。

栋宇待风雨,沿至雕楹垣。

创意实不易,增华慎其端。

形式: 古风

即目

月似轩辕鉴,山如玉镜台。

足寄千秋兴,何须计往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入古北口

曲折盘塞山,长城遥在目。

昨记古长城,传名自我独。

地险本邱陵,讵事远舂筑。

徒资后人议,那胜前人躅。

蒐狩返翠华,深秋转暄淑。

纳稼圃积黄,连村树馀绿。

未尽熙老幼,岂免劳臣仆。

入关诵古语,愔愔式金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