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五月鸣蜩

炎律当中夏,蜩声出上阑。

恰才传柳外,展转度墙端。

可识琴精蔡,何须弹避韩。

喝秋时应速,饮露意先寒。

隔叶鸣犹弱,托枝翼尚单。

要知形亦幻,漫遣力全殚。

别院莺花老,江南樱笋残。

惟馀劭农意,幽律静中观。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蝉鸣的景象与诗人对蝉的深刻感悟。首句“炎律当中夏,蜩声出上阑”点明了时节与蝉鸣的联系,炎热的夏季,蝉声从高处传来,营造出夏日特有的氛围。接下来的“恰才传柳外,展转度墙端”则细腻地描绘了蝉鸣的传播过程,仿佛蝉声穿越柳树,越过围墙,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

“可识琴精蔡,何须弹避韩”两句运用典故,将蝉鸣与音乐家蔡邕和韩愈的避世行为相联系,暗示蝉鸣虽有高洁之音,但并不需要像蔡邕那样以琴自娱,或如韩愈般避世隐居,言下之意是蝉鸣自有其自然之美,无需人为刻意追求。接着,“喝秋时应速,饮露意先寒”则表达了对蝉鸣季节性的理解,蝉在夏末秋初之际鸣叫,饮露水预示着秋意渐浓,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领悟。

“隔叶鸣犹弱,托枝翼尚单”描绘了蝉在树叶间的鸣叫,声音虽弱,但依然坚韧,翅膀虽然单薄,却能支撑起生命的歌唱。这不仅是对蝉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力量的颂扬。最后,“要知形亦幻,漫遣力全殚”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虚幻,即使蝉尽全力歌唱,最终也难逃生命的终结。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

“别院莺花老,江南樱笋残”通过对比,展现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莺花老去,樱笋凋零,与蝉鸣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短暂与自然循环的感慨。而“惟馀劭农意,幽律静中观”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宁静中观察和体悟自然与生命的真谛,寄寓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蝉鸣的细腻描绘和对生命、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文姬归汉歌题宋人画

刖足修史犹不许,何用千金赎一女。

去留两地不忍言,十八拍中字字苦。

明妃无还蔡女还,红颜命亦有夷艰。

汉家乡郡原如故,二十年来转眼间。

何人笔底传神韵,八字双眉蹙千恨。

前瞻故国心欲飞,回忆双儿泪偷抆。

飕飕猎背朔风生,严寒那畏归鞭鸣。

候门父老意何急,戎王马上难为情。

形式: 古风

五月二十一日荐孝贤皇后谥号御太和门阅册宝怆然有述

鸿文扬淑德,琬叶式精镌。

纪实辞无溢,称徽礼有传。

丧仪惊渐远,吉祭已如然。

定论符宫府,芳名协孝贤。

展禽聊比例,北海那寻仙。

不忘平生志,非私恩爱偏。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七才咏题韩滉画卷七首(其一)宋之问

綵楼选句日,翩翩美少年。

那知驴背上,䰅髯领七贤。

世代考莫穷,姓名忽已传。

足称忘年交,堪比登仙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七才咏题韩滉画卷七首(其二)崔颢

司勋亦俊才,佳句如阴铿。

忽入画里看,少年忆渭城。

如何冒风雪,联辔将焉征。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