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开窗种脩竹,凿石搆方池。
良夜月来此,劳生几个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选择在居所中营造清幽雅致的环境,通过开窗种植修竹和凿石建造一方池塘,创造出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空间。"良夜月来此"一句,写出了夜晚月光洒落,竹影婆娑的静谧景象,而"劳生几个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然生活的独享之情,暗示了世人忙于俗务,鲜有人能体验到这份清闲与宁静。整体上,这是一首寓含禅意的隐逸诗篇,体现了宋代禅宗僧人对自然与心灵宁静的追求。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丛林荒落水云寒,风味辛酸话转难。
隐隐一枝天外去,不知何地择人安。
呈瑞喧传是有年,眼前分晓被人谩。
自家冷暖知来处,老骨从前不怕寒。
炉边呵冻得能多,端石无辜日夜磨。
却把悼词为雪咏,诗魔难敌胜修罗。
千钧之重一毫轻,好向聊将尉客情。
纵拟怪松为玉树,月高依旧可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