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秉彝李君五偈(其三)

千钧之重一毫轻,好向聊将尉客情。

纵拟怪松为玉树,月高依旧可怜生。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翻译

哪怕重如千钧的东西,在这里也显得微不足道,用来稍稍缓解一下客人的愁绪。
即使想要把这棵奇特的松树比作珍贵的玉树,但抬头看那高悬的明月,它依然显得孤独而惹人怜惜。

注释

千钧:极言重量大。
一毫:微小,极少。
尉客情:宽慰客人的愁绪。
纵拟:即使设想。
怪松:奇特的松树。
玉树:比喻珍贵或美好的事物。
月高:月亮高挂。
可怜生:令人怜悯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以轻与重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慰藉的渴望。"千钧之重一毫轻"运用夸张手法,强调了情感的微妙和珍贵,即使再重大的事情,在友情面前也变得微不足道。"好向聊将尉客情"则直接表达出诗人希望以这种方式来稍稍缓解朋友的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想象将友人比作"怪松",象征坚韧不屈,但又自比为"玉树",暗示自己的清雅和对友谊的纯粹。然而,"月高依旧可怜生"则揭示出即使有美好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友人身处异地,依然感到孤独和寂寥,月亮的高悬更增添了这份凄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比喻和象征,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理解和对友人的深深关怀。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和秉彝李君五偈(其一)

深夜何人立少林,见成公案不须寻。

堆山积岳难消遣,相对顽然铁作心。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孤山

黯黯青青一望中,迥然不与众峰同。

白云散尽江天晓,想见人间无路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实禅者归省

灵山禅起未温席,却问潮阳过海船。

咨省寿堂春日静,究心应记白云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庞居士问马大师图赞

藏头露影问来由,却把西江尽力酬。

回首眼空天地窄,不知身在御街游。

形式: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