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韩子苍待制

佩声曾到凤凰池,不尽胸中五色丝。

三黜本因元祐学,一飞合在中兴时。

忽惊地下修文去,太息门边问字谁。

犹想泉台有新作,郊原小雨欲催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佩玉之声曾响彻凤凰池,心中藏有的才情如五彩丝绵不断。
三次被贬源于元祐年间的学习生涯,此刻飞翔正当国家复兴之时。
忽然惊闻地下文学巨匠离世,叹息门前再无问字之人。
仍期待他在黄泉之下仍有新的创作,田野间的细雨似乎也在催促诗篇诞生。

注释

佩声:古代官员佩戴的玉佩撞击声,象征威严或才华。
凤凰池:古代皇宫中的池塘,借指朝廷。
三黜:多次被贬官。
元祐学:宋哲宗年号,代指那个时期的学术氛围。
中兴时:指国家由衰转盛的时期。
修文:指有才华的文人。
泉台:对阴间的称呼,古人认为死后灵魂会去的地方。
新作:指诗人的新创作。
小雨:象征着清新和启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为悼念韩子苍待制而作,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对其才华的赞赏。首句“佩声曾到凤凰池”描绘了韩子苍曾经在朝廷任职的荣耀时刻,暗示其才情出众。次句“不尽胸中五色丝”则赞美他的学识渊博,如五彩丝线般丰富多样。

“三黜本因元祐学”提到韩子苍曾遭遇多次贬谪,但诗人认为这源于他在元祐年间坚持学问,体现了他的正直与坚持。接下来,“一飞合在中兴时”表达了对韩子苍未能在国家复兴之际大展宏图的惋惜,暗指他应该在更合适的时机发挥重要作用。

“忽惊地下修文去”直接表达了对韩子苍去世的震惊,以及对失去这样一位文学巨匠的哀痛。“太息门边问字谁”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韩子苍离去后无人能继其才的感叹。

最后两句“犹想泉台有新作,郊原小雨欲催诗”想象韩子苍虽已逝去,但仍期望他在九泉之下仍有新的创作灵感,而春雨的到来似乎也在催促诗人去怀念和追忆他的诗篇。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故人的敬仰和哀思。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效诸生作雪中探梅

野梅消息近,踏冷访林端。

东阁尊空满,南枝雪半残。

疏条未禁笑,真态欲欺寒。

后夜花应好,仍勤束火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晁园

晁氏芳菲圃,因依渌水浔。

峰峦春著色,桃李昼成阴。

可惜花狼籍,仍遭雨滞淫。

饶阳供客眼,只有此园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留别三侄

僧窗又与汝周旋,百感相随到酒边。

无复吹篪如异日,空惊枕块已三年。

一门叔父吾衰矣,东阁郎君但勉旃。

不为怀金纡紫事,澡身玉雪是空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留别荣茂实侍郎

老为吴会客,耆旧不相忘。

政以牛马走,曾陪鹓鹭行。

千年书穴在,六月镜湖凉。

从此登临地,回头忆侍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