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

桐庐道上雪花飞,一客骑驴觅雪诗。

亦有扁舟蓑笠兴,江行却怕子陵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在去往桐庐的路上,雪花纷飞飘洒,
一位旅人骑着驴,寻找灵感创作关于雪的诗篇。

注释

桐庐:地名,指桐庐县,位于浙江。
道上:道路之上。
雪花:自然现象,冰晶形成的白色降落物。
飞:飘落。
一客:一位客人,旅行者。
骑驴:骑着驴子。
觅:寻找。
雪诗:描写雪的诗歌。
扁舟:小船。
蓑笠:蓑衣和斗笠,渔夫或农夫的雨具。
兴:兴趣,兴致。
江行:在江上航行。
却怕:却担心。
子陵:指严子陵,东汉隐士,以不仕闻名。
知:知道,此处可能指被严子陵发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中独骑寻诗的画面,诗人刘克庄以其特有的意境和情感,捕捉了桐庐道上雪花飞舞的瞬间。诗的前两句“桐庐道上雪花飞,一客骑驴觅雪诗”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旅人在大雪纷飞中骑着毛驴寻找雪中佳句的情景,这不仅映射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后两句“亦有扁舟蓑笠兴,江行却怕子陵知”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自谦。这里的“扁舟蓑笠”形象化地表达了诗人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江行却怕子陵知”则透露了一种担忧,即害怕自己的隐居生活会被世人所知,特别是被当时的文学巨匠、子陵(即苏轼)所洞察。这种忧虑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一种谦虚和不自信。

整首诗通过雪景与行者、江行与隐逸之间的互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深邃的思想感情,是一首充满了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桐庐舟中即事

车前弯帽同声散,关外华簪一揖休。

惟有浙江潮好事,肯随逐客到严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桥西

昔饮桥西岁月多,梨花深处待郎过。

垂鞭欲访湔裙约,奈此萧萧鬓雪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浯溪二首(其二)

形容唐事片言中,元子文犹有古风。

莫管看碑人指点,写碑人是太师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浯溪二首(其一)

上置书堂下钓矶,漫郎陈迹尚依稀。

无端一首黄诗在,长与江山起是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