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园琴馀草题词(其一)

何必争追唐与宋,能言情性即诗人。

十年泉石常怀国,千首词章半忆亲。

残月晓风皆寄托,春花秋柳亦精神。

卿云未出欣先睹,定有灵山香火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潜园琴馀草题词(其一)》由清代诗人陆翰芬所作,通过诗句表达了一位诗人对于情感、国家、亲人以及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首句“何必争追唐与宋”,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表达了对古代诗歌经典的尊重,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不拘泥于传统,追求个性化的创作理念。接下来,“能言情性即诗人”一句,强调了情感与个性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认为能够真诚地表达自我情感的人就是真正的诗人。

“十年泉石常怀国,千首词章半忆亲”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亲人的深厚情感。他将个人的经历与情感融入到诗歌中,通过十年的岁月和千首作品,不仅记录了自己的生活,也寄托了对国家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残月晓风皆寄托,春花秋柳亦精神”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无论是夜晚的残月与拂晓的微风,还是春天的花朵与秋天的柳树,都被赋予了情感与精神,成为诗人情感表达的一部分。

最后,“卿云未出欣先睹,定有灵山香火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他认为即使美好的事物还未出现,自己也能提前感受到它的美好,并且相信这种美好的情感会像灵山的香火一样,传递给更多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陆翰芬对于情感、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在诗歌创作中追求真我、表达情感的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3)

陆翰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潜园琴馀草题词(其二)

东瀛梅鹤继西湖,好向孤山认故吾。

海国几人扶大雅,蛮乡从此获骊珠。

虚心下问君师竹,盲目随声我滥竽。

传到洛阳应纸贵,骚坛处处识林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叠辛巳夏日偕邱诰臣同子仙根并吕大汝玉汝修汝成林秋衡游竹溪寺用七十二峰羁客韵

半世飘蓬笑此身,情深月夕与花辰。

天心数点参禅奥,石上三生悟夙因。

竹影撑云惊睡犬,鸟声啼柳醒行人。

西廊一阵东风起,洒落荷珠泻白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盂兰竹枝词(其三)

遍召群神到海东,不知香火普天同。

灵旗来往当神速,未必停洋待顺风。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东]韵

盂兰竹枝词(其五)

冥府缘何不赈灾,鬼犹饥饿亦堪哀。

生前想必饕贪惯,又向人间乞食来。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