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贺生孙

喜见于门,子月阳生,子舍春回。

想释丘抱送,绝奇神骨,皙参授受,忠恕胚胎。

跨灶参先,撞楼踵后,鼎样一门三秀才。

应不数,那窦家五桂,王氏三槐。南丰门户奇哉。

他日一声平地雷。

若非是河东,名传三凤,也应天上,光映三台。

莫道后时,方为贺客,且把犀钱玉果来。

却还取,这长生一曲,富贵三杯。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押[灰]韵

翻译

欣喜地看到门前,正月阳气初生,子舍里春意盎然。
想象着释放丘壑般的怀抱,无比奇特的精神与骨气,洁白如玉的传授与接受,忠诚宽恕的种子在此孕育。
超越灶神的先声,紧随楼阁的脚步,一门之中出了三位才俊。
不必多提窦家的五棵桂树,王氏的三株槐树,南丰的门第真是奇特。
将来有一天,这里会响起如同平地惊雷的名声。
如果不是出自河东之地,也会因三凤之名流传,或者在天宫中光芒照耀三座高台。
不要只等到后来才祝贺,现在就带来犀角钱和玉果吧。
让我们再次举杯,庆祝长生的乐章,以及富贵的佳酿。

注释

子月:农历十一月。
阳生:阳气开始生长。
子舍:子时的居所。
丘抱:深厚的怀抱。
神骨:精神与气质。
皙参:洁白如玉的传授。
忠恕:忠诚与宽容。
跨灶:超越灶神。
撞楼:紧跟楼阁。
鼎样:像鼎一样显赫。
三秀才:三个杰出人才。
窦家五桂:窦家出五个优秀子弟。
王氏三槐:王家有三棵象征家族显贵的槐树。
南丰:地名,可能指某人的故乡。
平地雷:比喻名声大噪。
河东:古代地区名,泛指黄河以东。
三凤:比喻杰出人物。
三台:古代星宿名,象征朝廷高位。
犀钱玉果:珍贵的礼物。
长生:长寿或仙道长生。
富贵:富裕和显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喜庆祥和的家庭场景。"喜见于门,子月阳生,子舍春回"表达了家中有新生命的到来,春天的气息与温暖带来了希望和生机。"想释丘抱送,绝奇神骨,皙参授受,忠恕胚胎"则是对家中的长辈或先贤的怀念,他们的美德如同高洁的山峰,不仅被后人铭记,而且影响了家族的教育和传承。

"跨灶参先,撞楼踵后,鼎样一门三秀才"描绘了一家学子众多,竞相涌入学堂的情景,显示出家族的文化积淀与对教育的重视。"应不数,那窦家五桂,王氏三槐"则是在赞美这两大家族的繁盛和荣誉,其中桂树和槐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贵和吉祥。

"南丰门户奇哉"表达了对这样一个家庭环境的赞叹,它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承载着家族的希望。"他日一声平地雷"可能是在形容某个重大事件或喜讯的到来,如同天空中响起的雷鸣,震撼人心。

"若非是河东,名传三凤, 也应天上,光映三台"则是在赞美家族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名字如星辰般闪耀,或许指的是某种官方的荣誉或封号。最后两句"莫道后时,方为贺客,且把犀钱玉果来。却还取,这长生一曲,富贵三杯"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以及对生命、财富与地位的祝愿。

综上所述,此诗通过对家庭喜庆事件的描写,以及对家族文化和荣誉的赞扬,展现了一幅充满希望与繁荣的画面。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寿刘常州十二月廿九

淮海知名,今日刘郎,胜如旧时。

记当年幕府,从容赞画,云从万骑,电掣千麾。

威震新塘,气吞涟楚,涤扫妖氛但指期。

论功处,载骖鸾鹤,衣锦赋荣归。九重诏已封泥。

看稳上青云万丈梯。

况平生慷慨,闻鸡起舞,中原事业,不付公谁。

昨夜颁春。明朝献岁,且对椒盘奉寿卮。

功名事,不输前辈,行到凤凰池。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未开梅

我善观梅,识梅妙处,舍我其谁。

待裁冰剪雪,已无足道,凝酥弄粉,愈不为奇。

枉费心神,巡檐索笑,点检南枝并北枝。

梅应道,似这般题品,未是相知。分明有个端倪。

遮莫把人间凡眼窥。

那精神全在,半含蕊处,风流全在,未有香时。

万木丛边,两三点白,此是生生化化机。

花开也,又怎生消得,个样词儿。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寿黄守

皂盖朱幡,玉节虎符,宏开大藩。

把济川舟楫,试横碧水,擎天柱石,小驻丹山。

麦秀两歧,棠敷千里,治最当今黄颍川。

平章看、文词坡谷,人品欧韩。竭来游戏人间。

况雅量汪汪海样宽。

适弧垂门外,香凝燕寝,□星对照,两地交欢。

自有青州,活民阴德,不用延年九转丹。

人皆祝,愿黑头黄阁,绿鬓朱颜。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

衮绣堂前,福星开度,寿星入垣。

有建隆臣普,上天宰辅,绍光臣鼎,平地神仙。

入秉钧衡,出分藩屏,托住东南半壁天。

年来好,甚烽消万里,尘静三边。紫宸几度传宣。

刚不肯归班押讲筵。

纵云台勋业,已登盟府,金城筹策,犹念中原。

好袖山河,更扶日月,色正三台第一躔。

王韩去,愿齐休社稷,于万斯年。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