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二首(其一)

桑乾岭上十八盘,赫日东出红团团。

回首平田树如发,北去沙石何弥漫。

青帘高低知客倦,劝汝一杯下前坂。

马蹄护铁声琮琤,帖石朱阑列危栈。

度岭林昏泊官驿,冰涌虚泥踰五尺。

马行犹知泥浅深,重车没踝路莫寻。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袁桷的《行路难二首(其一)》描绘了行走在崎岖山路上的艰难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种种景象和感受。

首句“桑乾岭上十八盘”,开篇即点明了行路的地点——桑乾岭,山路蜿蜒曲折,犹如十八盘般险峻。接着,“赫日东出红团团”一句,以太阳初升的壮丽景象作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壮阔而略带悲凉的氛围。太阳从东方升起,光芒四射,仿佛一团燃烧的火球,与后面的“红团团”相呼应,营造出一种热烈而充满希望的气氛。

“回首平田树如发,北去沙石何弥漫”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平坦的田野与前方的崎岖道路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行路的艰辛。树木在远处显得稀疏,似乎在诉说着旅途的孤独与寂寞,而向北望去,沙石漫天,一片荒凉,预示着前方道路的艰难。

“青帘高低知客倦,劝汝一杯下前坂”描绘了一家小酒馆的情景,青色的酒幌在高低不平的山路上摇曳,似乎在对疲惫的旅人发出邀请,用一杯酒来慰藉他们的心灵。这既是对旅途劳顿的一种关怀,也暗含着对继续前行的鼓励。

“马蹄护铁声琮琤,帖石朱阑列危栈”则进一步描绘了行路的具体场景。马蹄踏在坚硬的铁板上,发出清脆的声音,贴着岩石的边缘,沿着危险的栈道前行,形象地展示了行路的艰难与危险。

“度岭林昏泊官驿,冰涌虚泥踰五尺”描述了越过山岭后,进入一片昏暗的森林,最终到达官驿的情景。这里的环境更加恶劣,冰水涌动,泥泞深达五尺,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苦。

最后,“马行犹知泥浅深,重车没踝路莫寻”以马儿尚能感知泥地的深浅,反衬出重载车辆在泥泞中难以行走,甚至可能迷失方向,无法找到出路。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行路之难的感慨,也暗示了旅途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旅途情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行路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蕴含了对坚持与勇气的赞美。

收录诗词(330)

袁桷(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字:伯长
  • 号:清容居士
  • 籍贯:庆元路鄞县
  • 生卒年:1266—1327

相关古诗词

行路难二首(其二)

敝裘蒙茸苏季子,两足重趼行不已。

一朝佩印何累累,列鼎腥膻夸国士。

班生远出玉门关,被甲夜度随黄间。

飞沙击面燕颔失,晚望落日思生还。

书生守株灯火勤,终岁不通南北邻。

一朝安车入关内,老不能言愿求退。

形式: 乐府曲辞

视草堂岁久倾圮述怀

视草堂前草木青,微臣三入鬓星星。

坏墙雨透蜗生角,旧灶泥深菌露钉。

深恐雨钟催晓箭,独听寒殿响风铃。

堂堂诸老冰澌尽,病叟应归种茯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翰林故事莫盛于唐宋聊述旧闻拟宫词十首(其一)

禁钟初动趣传宣,衣袖薰香到御前。

渐近宫前扶下马,内官分引导金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翰林故事莫盛于唐宋聊述旧闻拟宫词十首(其二)

御笔圆封草相麻,龙笺香透拥金花。

仪鸾敕设庭前候,赐酒方终更赐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