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陵如丹阳道中有感

数百年来王气消,难将前事问渔樵。

苑方秦地皆芜没,山借扬州更寂寥。

荒埭暗鸡催月晓,空场老雉挟春骄。

豪华祇有诸陵在,往往黄金出市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历经数百年,帝王之气已消散,无法向渔夫樵夫询问过往。
昔日皇家园林如今都在秦地荒废,山色仿佛借了扬州的寂寞,更加冷清。
破败的堤岸上,暗夜中的鸡鸣催促着黎明的到来,空旷的场地里,老野鸡独自展示着春天的傲气。
曾经的繁华只剩下陵墓留存,那些黄金宝藏常常在市井间被挖掘出来。

注释

王气:古代帝王的气象或统治势力。
渔樵:古代打渔和砍柴的人,代指民间。
苑方:皇家园林的一角。
秦地:古地名,这里泛指北方地区。
芜没:荒废、废弃。
扬州:古代中国的重要城市,这里可能暗示繁华的过去。
荒埭:荒废的堤岸。
暗鸡:形容夜晚的鸡鸣。
豪华:昔日的奢华。
诸陵:指帝王陵墓。
黄金:象征财富。
市朝:市场和朝廷,代指社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意境。开篇“数百年来王气消,难将前事问渔樵”表达了时间流逝、王权衰落以及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苑方秦地皆芜没,山借扬州更寂寥"则写出了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交织的情形,其中“苑”、“秦地”指的是古代宫苑与秦朝的疆域,而“芜没”说明了这些地方已经被荒野所覆盖。"山借扬州更寂寥"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废墟之感。

接下来的“荒埭暗鸡催月晓,空场老雉挟春骄”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情感投射。在这里,“荒埭”、“暗鸡”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而“空场老雉挟春骄”则是对时间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最后,“豪华祇有诸陵在,往往黄金出市朝”则指向了历史上的繁华如今只剩下陵墓,而“黄金出市朝”可能象征着物质财富的流通,但在诗人眼中,这一切与昔日的辉煌相比已是大不如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物是人非以及个人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至开元僧舍上方次韵舍弟二月一日之作

溪谷溅溅嫩水通,野田高下绿蒙茸。

和风满树笙簧杂,霁雪兼山粉黛重。

万里有家归尚隔,一廛无地去何从。

伤春故欲西南望,回首荒城已暮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舟中读书

冉冉木叶下,萧萧山水秋。

浮云带田野,落日抱汀洲。

归卧无与语,出门何所求。

未能忘感慨,聊以古人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舟夜即事

火炬临遥岸,馀光照客船。

水明鱼中饵,沙暖鹭忘眠。

感概无穷事,迟回欲晓天。

山泉如有意,枕上送潺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过山即事

却过兹山已九年,江湖身世只飘然。

曲城丘墓心空折,盐步庭闱眼欲穿。

惨惨野云生陇底,萧萧饥马立风前。

转多愁思摧华发,早晚轻舟上秀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