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汉嘉明月湖次宇文子重韵

君不见天台贺季真,鉴湖一曲光泠泠。

又不见钱塘林处士,西湖千载成高名。

千顷菰蒲抹岸白,几树寒梅疏影横。

呼吸湖光映湖绿,两公便谓得此生。

吾僚胸次本丘壑,中有林贺之高情。

银盘夜色清镜动,便欲邀汝成三人。

旋喜叵罗金在眼,肯议仙桂来无根。

前时六浊皆运出,招此不夜归重城。

未蒙濡沫到恶客,先苦诗句来缤纷。

思君对洗同一静,大胜狂歌归四明。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没看见天台的贺季真,鉴湖的水声清冷如歌。
再看那钱塘的林处士,西湖千年名声显赫。
湖边千顷菰蒲铺满白,几株梅花疏影横斜。
呼吸间湖光倒映湖面绿,他们二人觉得此生已足。
我们同僚胸中藏丘壑,心中有林贺般的高尚情怀。
夜晚银盘般的月色如镜摇曳,我愿邀请你共享这三人时光。
欣喜间发现金子般的事物在眼前,哪会去计较它是否有根。
之前浑浊的六浊都离去,引来这不夜之城的重聚。
未曾受恶客的污浊,却先被纷繁的诗句困扰。
思念你时,与你一同洗涤心灵,远胜于狂歌回四明。

注释

天台:地名,古代山名。
鉴湖:古湖泊名,在浙江绍兴。
林处士:隐居的士人。
西湖:杭州著名的湖泊。
丘壑:山水、风景,比喻人的胸怀。
银盘:形容明亮的月色。
六浊:比喻世俗的困扰或污浊。
四明:古代地名,今宁波一带。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员兴宗所作,名为《游汉嘉明月湖次宇文子重韵》。诗中通过对比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和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及自己胸中的高洁情操。

"君不见天台贺季真,鉴湖一曲光泠泠。" 这两句直接点出诗人的意图——引领读者回到历史的长河中,与先贤共赏那份超脱尘世的清澈光芒。

"又不见钱塘林处士,西湖千载成高名。" 此处提及另一位历史人物,通过他们与自然景观的关联,强调了诗人对西湖之美的赞赏,以及这种美给予人的精神寄托。

"千顷菰蒲抹岸白,几树寒梅疏影横。" 这两句生动描绘出湖边的冬日景象,白色的菰蒲与疏朗的梅花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呼吸湖光映湖绿,两公便谓得此生。吾僚胸次本丘壑,中有林贺之高情。"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自己内心世界的高洁与广阔。

接下来的部分则是诗人邀请友人共同享受这份美好的时光,并通过自然景观寄托自己的愿望和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表达了对纯粹友谊和高尚情操的珍视。

收录诗词(159)

员兴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城西李氏园李仁甫谢伯坚同会席中得当字

吾生会如寄,俯仰岁月荒。

安得无尽境,寓乐穷时觞。

朅来古城隅,露坐荫石床。

皎皎月在野,山光映低昂。

诸公饮文字,歌黛何由将。

环客者谁欤,青青在吾傍。

此君有令质,简洁韵自长。

一扫尘土想,化作冰雪肠。

岁寒知几何,众木谁能霜。

独此抱身正,有耻踰平当。

高度竟凛凛,不以外物攘。

此会定清真,此怀为君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紫云洞

君不见茂州长史文章翁,生平姓字悬天东。

英言撼帝帝不从,建隆以来无此忠。

今焉栖神寓玄躬,道在翳嘶峰外之高峰。

是间真趣排天胸,指顾可了荆岱嵩。

迩年秋练春光融,离离渡汉舒溟濛。

状殊宋车非越龙,亦非石壁浮青红。

望之云远讨其踪,类风飘烟欺雾浓。

直排阊阖贯紫宫。

父老语我昭我聋,疑是先生不掩之精雄。

自尔支拄琼崖中,要把英爽飞摩空。

有如韩王结襦腾腾化异气,亦如卫生食昴叠叠欺长虹。

诚于斯民有愿力,此段奇特将无同。

先生英名无有尽,乃云无心洞无穷。

或云砻凿发天秘,不知的的胜事符阿戎。

劝君不必昆阆通,五云之祥由李宗。

君家种义昭玄穹,可隶黄字驱青童。

扫洒愿勿俗子容,斗酒为嗔王无功。

形式: 古风

遗任子渊省元六首(其六)

我兴一枯蘖,空此岁月度。

公干仍多难,病亦沉绵屡。

象犀竟谁揽,漫冲江海雾。

谁说官异人,我才止堪簿。

形式: 古风

遗任子渊省元六首(其五)

我有二三子,文字粲彪炳。

一说为波臣,或传近华省。

岂徒异荣寂,又堕生灭境。

悬知群物摄,大类任毛颖。

不如洗故习,长笑天地永。

形式: 古风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