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居

迁居城南村,幽情意所适。

室庐颇虚敞,结构自畴昔。

倒桧护周垣,修竹荫奇石。

涓涓井泉清,霭霭檐云白。

去郭二三里,迥与嚣尘隔。

于兹载寝兴,朝暮靡所迫。

读书南窗下,奉食老亲侧。

褰裾戏童稚,煮茗待宾客。

身閒贫亦佳,机忘心已寂。

旋种园中蔬,春叶庶堪摘。

时危幸安处,生理宁复识。

虽非旷达夫,玩世聊自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高的《迁居》诗,描绘了诗人迁居城南村后的生活情景,充满了田园诗意和淡泊宁静的哲学意味。

首句“迁居城南村,幽情意所适”,点明了诗人迁居的目的地——城南村,这里环境幽静,符合他内心的向往。接着,“室庐颇虚敞,结构自畴昔”描述了新居的宽敞和布局,透露出诗人对居住环境的精心设计和满意之情。

“倒桧护周垣,修竹荫奇石”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桧树、修竹、奇石相互映衬,既美化了环境,也寓意着诗人的生活态度——与自然和谐共处。

“涓涓井泉清,霭霭檐云白”描绘了水源的清澈和屋檐上云雾的轻盈,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纯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追求。

“去郭二三里,迥与嚣尘隔”强调了远离城市喧嚣,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于兹载寝兴,朝暮靡所迫”则表达了在新居中生活的自由与无拘无束。

“读书南窗下,奉食老亲侧”展现了诗人孝顺父母、勤奋读书的形象,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和自我修养。

“褰裾戏童稚,煮茗待宾客”描绘了诗人与家人、朋友共享欢乐的场景,既有亲情的温馨,也有友情的温暖,体现了诗人的人际交往之道。

“身閒贫亦佳,机忘心已寂”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简朴的满足和精神世界的宁静,体现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旋种园中蔬,春叶庶堪摘”表现了诗人热爱劳动、享受农耕生活的乐趣,同时也预示着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时危幸安处,生理宁复识”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个安宁之所,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和对现实处境的反思。

“虽非旷达夫,玩世聊自得”最后两句,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并非完全超脱世俗之人,但仍然能够从生活中找到乐趣和满足,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迁居》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迁居后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以及他对自然、家庭、友情、劳动和生活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25)

陈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授庆元路录事,明敏刚决。不满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方国珍欲招致之,无从得。平阳陷,浮海过山东,谒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论江南虚实,陈天下之安危。扩廓欲官之,会疾作卒。有《不系舟渔集》、《子上存稿》

  • 字:子上
  • 号:不系舟渔者
  • 籍贯:元温州平阳
  • 生卒年:1315—1367

相关古诗词

泊馆头步

朝发芳林岭,夜依馆头泊。

厌兹跋涉劳,怀哉田园乐。

生理苦艰难,归耕叹悠邈。

贫窭何足忧,甘旨焉所托。

栖栖道路中,素心负丘壑。

行年三十馀,齿牙半摇落。

良由筋骨疲,岂但质衰弱。

忧思耿不寐,起观众星白。

群鸡鸣江皋,已复戒行客。

形式: 古风

近山轩燕集

幽轩近青山,层檐荫高木。

兹晨天气佳,凉雨破袢燠。

鸣蝉度新声,丛蕙散馀馥。

几席具陈列,笾豆进殽蔌。

故人吴中归,举酒喜相属。

微酣各忘形,起坐命棋局。

好乐初匪荒,笑语胜丝竹。

人生百年内,光景犹转毂。

况当艰虞际,欢会情愈笃。

酒阑复何言,长歌《紫芝曲》。

形式: 古风

过冯公岭

绝壁倚霄汉,千峰势如驰。

何年五丁士,凿石连天梯。

萦纡不可上,髣髴登峨眉。

白石齧我足,霜风吹我衣。

前途政迢递,我已筋力疲。

寒花道傍开,幽鸟林间啼。

彷徨俯自慰,少憩日已西。

浮生浪奔走,困踣胡尔为。

他年履坦道,慎勿忘崄巇。

形式: 古风

感兴七首(其一)

唐虞邈以远,禹汤亦悠悠。

周辙一东狩,王纲遂漂流。

春秋更五霸,日日寻戈矛。

陵夷逮七国,斯民益无聊。

战血满沟堑,杀星入云霄。

商君佐嬴秦,变法开田畴。

积强至六世,虎视吞诸侯。

宰割天下地,郡县罗九州。

焚香任法律,儒士咸虔刘。

汉皇起丰沛,三尺诛民雠。

开基四百年,烈烈壮鸿猷。

惜哉英明主,不学遗远谋。

一时侩狗徒,赞业非伊周。

遂使皇王政,废堕不复修。

此机一以失,馀恨空千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