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七首(其一)

唐虞邈以远,禹汤亦悠悠。

周辙一东狩,王纲遂漂流。

春秋更五霸,日日寻戈矛。

陵夷逮七国,斯民益无聊。

战血满沟堑,杀星入云霄。

商君佐嬴秦,变法开田畴。

积强至六世,虎视吞诸侯。

宰割天下地,郡县罗九州。

焚香任法律,儒士咸虔刘。

汉皇起丰沛,三尺诛民雠。

开基四百年,烈烈壮鸿猷。

惜哉英明主,不学遗远谋。

一时侩狗徒,赞业非伊周。

遂使皇王政,废堕不复修。

此机一以失,馀恨空千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高的《感兴七首》其一,以历史为背景,抒发了对古代政治兴衰的感慨。诗中从唐虞时代开始,追溯到夏商周三代,再到春秋战国、秦汉,描绘了从盛世到衰败的历史变迁。

“唐虞邈以远,禹汤亦悠悠。” 开篇即以远古帝王唐尧、虞舜和夏禹、商汤的治世,引出后世的兴衰。接着,“周辙一东狩,王纲遂漂流。” 描述了周朝末年,周王室东迁,王权衰落的情景。随后,“春秋更五霸,日日寻戈矛。” 指出春秋时期各国争霸,战争不断。再往后,“陵夷逮七国,斯民益无聊。” 讲述战国七雄并立,百姓生活困苦。接下来,“战血满沟堑,杀星入云霄。” 描绘了战争的残酷,鲜血遍地,死亡笼罩天空。然后,“商君佐嬴秦,变法开田畴。” 转而提到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国力增强。之后,“积强至六世,虎视吞诸侯。” 描述秦国逐渐强大,直至六世,虎视眈眈,吞并诸侯。接着,“宰割天下地,郡县罗九州。” 表达了秦国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版图广阔。再后,“焚香任法律,儒士咸虔刘。” 指出秦始皇焚书坑儒,推行严刑峻法。最后,“汉皇起丰沛,三尺诛民雠。” 讲述汉高祖刘邦起于微末,推翻秦朝,为民除害。接着,“开基四百年,烈烈壮鸿猷。” 描述汉朝建立,历经四百年,功业辉煌。然而,“惜哉英明主,不学遗远谋。” 感叹汉武帝虽英明,却未吸取前朝教训。紧接着,“一时侩狗徒,赞业非伊周。” 指责当时佞臣小人,助纣为虐,非贤臣良相。最后,“遂使皇王政,废堕不复修。” 悲叹因小人当道,导致政治衰败,无法恢复。全诗以历史为镜,警示后人应汲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收录诗词(125)

陈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授庆元路录事,明敏刚决。不满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方国珍欲招致之,无从得。平阳陷,浮海过山东,谒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论江南虚实,陈天下之安危。扩廓欲官之,会疾作卒。有《不系舟渔集》、《子上存稿》

  • 字:子上
  • 号:不系舟渔者
  • 籍贯:元温州平阳
  • 生卒年:1315—1367

相关古诗词

感兴七首(其二)

青山或可移,白石尚可转。

志士怀苦心,九死不愿返。

首阳饿仁贤,至今激贪愞。

汩罗沈楚累,千载悲忠蹇。

人生谁不死,身没名贵显。

胡为草玄人,美新思苟免。

形式: 古风

感兴七首(其三)

豪家列华第,被金饭珠玉。

茅屋耕田夫,衣食常不足。

均为羲皇民,胡焉异荣辱。

远怀雍熙世,宁复有兹俗。

谁与开井田,吾思食其肉。

形式: 古风

感兴七首(其四)

缥缈浮图宫,俨若王者居。

列徒二三千,僮仆数百馀。

饱食被纨素,安坐谈空虚。

秋来入租税,鞭朴耕田夫。

不恤终岁苦,徵求尽锱铢。

野人不敢怒,泣涕长欷歔。

形式: 古风

感兴七首(其五)

客从北方来,少年美容颜。

绣衣白玉带,骏马黄金鞍。

捧鞭揖豪右,意气轻丘山。

自云金张冑,祖父皆朱幡。

不用识文字,二十为高官。

市人共咨嗟,夹道纷骈观。

如何穷巷士,埋首书卷间。

年年去射策,临老犹儒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