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七星岩的壮丽景色和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游朴以细腻的笔触,将七星岩的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现实又超脱的氛围。
首联“何年星化石还留,万壑千岩独擅幽”开篇即以疑问句式引发读者遐想,仿佛在探寻七星岩的古老历史与神秘气息。接着,“万壑千岩”描绘出山峦叠嶂的壮观景象,“独擅幽”则点明了此处的静谧与独特之美。
颔联“云窦参差通碧落,晴湖缭绕护丹丘”进一步展开画面,云窦的参差不齐与碧落相连,晴湖环绕着丹丘,展现了七星岩的自然奇观与和谐之美。这里运用了对比与映衬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颈联“来从霄汉浮槎使,归泛沧瀛弱水舟”通过想象中的“浮槎使”与“弱水舟”,表达了对七星岩仙境般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
尾联“已向仙家餐玉去,肯随人世问蜉游”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他似乎已经融入了仙家的世界,享受着餐玉之乐,不再为尘世的琐事所困扰。这里的“餐玉”象征着超脱凡尘,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七星岩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山水诗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