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杂言咏栗诗

货见珍于有汉。木取贵于隆周。英肇萌于朱夏。

实方落于素秋。委玉盘。杂椒糈。将象席。糅珍羞。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赋得杂言咏栗诗》由南北朝时期的陆玠所作,通过对栗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与赞美。

“货见珍于有汉”,开篇即以“货”字点明栗子在古代被视为珍贵之物,尤其在汉代,其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接着,“木取贵于隆周”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栗子在周朝时期的重要性,通过“木取”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从树木中获取栗子的过程,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尊重。

“英肇萌于朱夏”,转而描述了栗子生长的季节,朱夏代表的是炎炎夏日,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和季节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栗子生命力的旺盛。“实方落于素秋”则将视线转向秋季,当果实成熟之时,它们纷纷从树上落下,预示着收获的季节已经到来,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接下来的几句“委玉盘,杂椒糈,将象席,糅珍羞”,是对栗子在宴席上的使用进行了生动的描绘。玉盘象征着高雅的餐具,椒糈则是调味品,将栗子与其他美食一同摆放,不仅丰富了餐桌的色彩,也增添了食物的美味。通过“象席”和“珍羞”的描述,进一步突出了栗子在宴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人们对美食的追求与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栗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还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生活之乐的深刻感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读者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自然馈赠的珍惜与欣赏。

收录诗词(1)

陆玠(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好学能属文。举秀才,对策高第。袁枢荐诸文帝,超授衡阳王文学,直天保殿学士。陈宣帝太建初,为长沙王记室。陈叔宝(后主)在东宫,征为管记,除中舍人。后以疾失明还乡。有集

  • 字:润玉
  • 籍贯:南朝陈吴郡
  • 生卒年:540—576

相关古诗词

罗敷行

东隅丽春日,南陌采桑时。

楼中结梳罢,提筐候早期。

风轻莺韵缓,露重落花迟。

五马光长陌,千骑络青丝。

使君徒遣信,贱妾畏蚕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芳树

上林通建章,杂树遍林芳。

日影桃蹊色,风吹梅径香。

幽山桂叶落,驰道柳条长。

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有所思

贱妾有所思,良人久征戍。

笳鸣塞城表,花开落芳树。

白登澄月色,黄龙起烟雾。

还闻雉子斑,非复长征赋。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遇]韵

陇头水

陇底望秦川,迢递隔风烟。

肃条落野树,幽咽响流泉。

瀚海波难息,交河冰未坚。

宁知盖山水,逐节赴危弦。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