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五马双旌出郡堂。归来椽笔对凝香。
只为好书天作意。相戏。故生三秀在毫芒。
不是画师生手触。拳曲。层云连叶几何长。
我有一占君试记。何事。已开他日判花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的场景,五匹骏马拉着官车,双旌飘扬,显示出郡守出行的威仪。然而,诗人的重点并不在于此,而是在于归来的时刻,他握着蘸满香气的毛笔,沉醉于书法艺术之中。他认为,这美好的书法犹如上天特意安排,仿佛笔下生出了三秀(形容优秀),暗示了他对书法技艺的极高造诣。
接下来,诗人将书法比作不是画家刻意描绘,而是自然天成,如同云朵般缭绕的叶子,形态生动且富有变化。他邀请读者一同想象这幅画面,询问这奇妙的笔墨究竟预示了什么。最后,他留下悬念,暗示这书法可能预示着未来的吉祥之事,如花开的美好兆头。
整首诗以轻松的笔调,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其背后深意的探寻,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美的追求。
不详
元朝文学家。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旋汲清泉石斛方。便疑身已置江乡。
八九吞胸云梦小。应笑。白头儿戏未曾忘。
荷叶且看张翠盖。此外。芙蓉谁望集朱裳。
还有不如人意处。遮去。碧天明日照泱泱。
日觉鬓霜加。欲对清尊恋物华。
离别纷纷长眩眼,生花。易散难搏掌上沙。
蓬意不依麻。未必移居汉水涯。
前日曾于遗集序,张夸。素范清风有几家。
荆宪品皆加。才罢还除世共华。
恨杀岘山山下路,梅花。谁醉双瓶玉照沙。
涂水听宣麻。行脚阳春起未涯。
君去莫嗟风土异,堪夸。君祖乡邻我祖家。
良月大洪山。枫叶青青柏叶殷。
一树桃花修竹里,天悭。连见春风一岁闲。
争挽插云鬟。日暮金鞍未拟还。
偏与歌姝相映照,朱颜。应笑诗人两鬓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