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斋

平生乐渔钓,放浪江湖间。

兀兀寄幽艇,不忧浪如山。

闻君城郭居,左右群书环。

有斋亦名艇,何时许追攀。

钓古不钓今,所得孔与颜。

不然如尔祖,跨鹤出云寰。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我一生都喜爱在江河湖海中垂钓,自由自在地漂泊。
我独自驾着小舟,无惧风浪滔天。
听说你住在城市之中,身边环绕着众多书籍。
你的书房也叫作‘艇’,何时能有机会拜访你。
我只愿在历史中钓鱼,寻求孔子和颜回的智慧。
否则就像你的祖先那样,乘鹤翱翔于天际。

注释

渔钓:垂钓,指隐居生活。
放浪: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兀兀:孤独、专心的样子。
幽艇:幽静的小船,暗指隐居生活。
城郭:城市。
群书:众多书籍,象征学问。
追攀:拜访,结交。
钓古:比喻从历史中寻求智慧。
孔与颜:孔子和颜回,古代贤人。
尔祖:你的祖先。
跨鹤:神话中的仙人行为,象征超脱尘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艇斋》,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渔钓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学问的追求。首句“平生乐渔钓,放浪江湖间”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渔钓生活的热爱,他愿意在广阔的江河湖海中自由漂泊。接着,“兀兀寄幽艇,不忧浪如山”描绘了他在小舟上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即使面对汹涌波涛也不以为意。

诗中提到朋友居住在城市之中,身边环绕着丰富的书籍,他的书房名为“艇斋”,诗人对此表示羡慕,希望能有机会去拜访。“钓古不钓今,所得孔与颜”暗含诗人对古代圣贤智慧的向往,他更倾向于从历史中汲取知识,而非仅仅关注当下。最后两句“不然如尔祖,跨鹤出云寰”则以一种超脱的想象,祝愿朋友能像仙人般超脱尘世,飞翔在云端,寓意对高洁精神境界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己的生活理想和对友人的赞赏,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学问和高尚人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觌觏二弟作小室请书鲁直名曰寄寂作此寄之用孙子实韵

力田不逢年,识者未宜闵。

他时岁在金,百两无虚稛。

士生当自量,天道平如准。

汝兄鲁叔山,正坐不前谨。

有琴亦无弦,何心尚求轸。

客来欲颓玉,大白辄满引。

官长既屡骂,诸生亦时冁。

一口吸西江,玄哉居士蕴。

岁寒知苍松,日暮识丹槿。

梦想八九椽,森然罗玉笋。

形式: 古风

越王

越王念吴役,寝兴常不安。

有臣曰种蠡,实与同难艰。

终酬会稽耻,列国不敢干。

智者见未兆,愚夫暗前观。

范公拂衣去,扁舟五湖间。

清辉照四海,秋月耿云端。

种也竟不悟,处之若无难。

属镂一朝至,身与名俱残。

兔走猎狗悲,鸟尽良弓闲。

自古身不退,多为世所叹。

形式: 古风

酬曾逢原参寥上人见寄山阳作

倦客当老秋,于忽少佳意。

孰云尘滓地,刘阮肯俱至。

一披清骨毛,再见失身世。

有如执盛热,傃月濯凉吹。

又如观巨梓,却觇萧苇细。

十辰同遨游,不觉日车逝。

嗟予逃空虚,终日面林翳。

闻人足音喜,况乃道所契。

方念衣袖分,明月忽我畀。

眷言何以酬,白发同所诣。

形式: 古风

雷阳书事(其二)

一笛一腰鼓,鸣声甚悲凉。

借问此何为,居人朝送殇。

出郭披莽苍,磨刀向猪羊。

何须作佳事,鬼去百无殃。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