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日游长潭六首(其五)

高台不可上,中有道士庵。

不知何因缘,奔走善女男。

上悬百尺崖,下俯千尺潭。

同行各倦游,我力差能堪。

兴尽且姑止,胜境非不探。

滩头有村店,恰坐人两三。

绿茶香盈瓯,丹橘珠满篮。

是时日加午,鸡声隔烟岚。

小溪何清浅,溅溅来西南。

溪上读书堂,一饭秋茹甘。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丘逢甲在重阳节游览长潭时的所见所感。他登上高台,发现有一座道士庵,不禁好奇地想了解其中缘由,看见男女善信络绎不绝。周围的景色险峻而壮美,上有百尺悬崖,下临千尺深潭,同行者已显疲态,而诗人尚能坚持前行。

在欣赏完美景后,诗人决定稍作歇息,因为还有更胜的景致等待探索。他们在滩头的小村店中停下,享用绿茶和满篮的丹橘,时间已近中午,鸡鸣声穿透云雾传来。小溪流水清澈,潺潺声从西南方向传来,附近还有一座读书堂,环境宁静宜人,秋日的素食也显得格外美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山水风光,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闲适态度和对知识的追求。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重九日游长潭六首(其六)

流水渺然去,陆来乃舟归。

此行非揽胜,清节怀采薇。

颇闻潭中景,印月生清辉。

何不乘夜游,酌酒临苔矶。

山高秋月小,松露凉琴徽。

此时发浩唱,独鹤秋空飞。

秋空苦积阴,此境安可希!

姑留不尽意,后会良非稀。

长歌归去来,菊香秋满衣。

孤棹出潭口,寒碧山四围。

城笳吹暮云,东峰下斜晖。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潮州喜晤温慕柳同年别后却寄三首(其一)

故人今洞主,雄镇古瀛州。

白鹿经犹讲,红羊劫未收。

秋城明落照,孤塔枕寒流。

独客来天末,相思倚柁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潮州喜晤温慕柳同年别后却寄三首(其二)

七载春明别,重逢五岭东。

共惊须鬓改,暂喜笑言同。

落叶人千里,寒芦雪满篷。

相看遽乖隔,归棹大匆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潮州喜晤温慕柳同年别后却寄三首(其三)

程水愁边溯,韩山望里遥。

秋风吹古渡,落日满浮桥。

沧海使方出,绿林兵未消。

过君江上宅,暮雨怅萧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