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社稷兴中否,干戈静四溟。
生年同艺祖,庆寿似慈宁。
人忆庚庚兆,天垂九九龄。
向来怀夏禹,今祔越山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为高宗皇帝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逝去帝王的哀思和对其功绩的赞扬。首句“社稷兴中否”关注国家的稳固与否,暗示了高宗在位期间对国家的贡献;“干戈静四溟”则描绘了天下安宁的景象,意味着高宗时期战乱得以平息。
接下来,“生年同艺祖”将高宗与开国君主相比,赞誉他的治国有方;“庆寿似慈宁”则提及高宗的仁德,如同慈祥安宁的庇护者。诗句“人忆庚庚兆,天垂九九龄”运用数字隐喻,庚庚代表长寿,九九象征长久,表达了人们对高宗长寿的怀念和对他的敬仰。
最后两句“向来怀夏禹,今祔越山青”借夏禹的典故,赞美高宗如同古代贤君夏禹一样,其英灵将融入自然,永垂不朽,越山青翠,寓意其精神长存。
整体来看,这首挽词以历史人物为比,寓言赞美,既体现了对高宗的敬仰,也寄托了后人的哀思和怀念。
不详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福备天教百顺并,应须富贵又长生。
九霄庆泽沾身润,五色纶章照眼明。
翁媪岁时称寿礼,儿孙昼夜读书声。
来春更看新先辈,绿绶斑衣分外荣。
断简残编已可披,排签插架有馀师。
五三载籍多为贵,九百虞初小不遗。
润屋殊非阿堵物,传家自是宁馨儿。
老来铅椠心犹在,每忆雠书馆殿时。
章华芜没岳阳城,风月还从此地分。
目极洪流江接汉,胸吞大泽梦连云。
年丰栖亩粮盈野,士饱腾槽马轶群。
收取关河报明主,云台烟阁伫奇勋。
京国薪如桂,家山桂满林。
叶留经岁碧,花雨盛秋金。
作楫商舟稳,为梁汉殿深。
幽香宜自閟,莫待斧斤寻。